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酒店行业龙头企业管理情况分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酒店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1、锦江股份:大股东实力雄厚,四大板块逐步融合 
         
        锦江股份大股东实力强大,资源优势显著,二股东弘毅投资对国企改制颇有经验,助力公司释放潜力。锦江股份是锦江集团旗下 A 股上市平台,主要负责集团的有限服务酒店业务,大股东是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HK),持有公司 50.32%的股权,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市国资委,二股东弘毅投资持有公司 12.32% 股权。实际控制人锦江集团实力雄厚,对公司在资金、物业、人才等方面都起到重要支持;二股东弘毅投资在国企改革领域颇有建树,曾参与中国玻璃、中联重科、石药集团等国有企业改革项目。 
         
        管理结构层面,锦江目前由卢浮亚洲、铂涛、维也纳、法国卢浮四大酒店板块组成,各酒店板块经营层面基本保持原班人马,后台在财务、销售渠道、物资平台方面逐步整合,统一管理。锦江旗下铂涛、维也纳、卢浮基本维持原班人马,铂涛由郑南雁管理为主,维也纳由黄德满管理为主,原有的管理团队和激励方式维持不变。锦江管理结构的优势在于各板块酒店可以保持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相互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提升效率的效果,且整合后管理成本和费用有望逐步下降。 
         
        锦江系市场化程度正在提升,针对锦江系先前激励方式不足制约发展速度的瓶颈,锦江成立新的子公司卢浮亚洲引入市场化机制。卢浮亚洲作为国企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激励机制方面可以更加灵活,未来有望采取薪资与业绩挂钩甚至股权激励等方式。另外,卢浮亚洲采取市场化的高管聘任制度,高管团队由锦江团队、卢浮欧洲高管团队和其他酒店集团的外招团队组成,较原有国企机制更加市场化。 
         
        铂涛采用内部创业式的孵化器模式,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设计、收费模式各不相同,而后台的会员系统、财务系统统一,在保证经营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设计团队的能力,覆盖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群体。 
         
        维也纳激励机制优秀,充分激发一线员工积极性,扩张速度在中端品牌中最快,进一步巩固了中端龙头地位。维也纳对一线人员采取超额奖金+百分比提成的方式激励团队积极性,另外锦江在收购维也纳 80%股权后,维也纳创始人黄德满先生将剩余的 20%股权拿出一部分用于激励团队,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 
         
        锦江股份股权结构图 
                  
         
        2、首旅酒店:如家团队管理公司,引入高管激励机制提升管理层积极性 
         
        首旅酒店:首旅酒店收购如家后国资持股比例降低,间接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股东首旅集团资源丰富,将公司定位资源整合平台。如家自创建以来股权一直较为分散,大股东多为外部投资方。2015 年 12 月首旅酒店开始着手收购如家,收购方案分为三步。第一步首旅从工行纽约分行借款12亿美金购买如家65.13%流通股权,2016 年 4 月完成交割;第二步首旅酒店以增发股份购买资产形式向如家其余主要股东收购如家剩余 34.87%股权,总计发行 2.47 亿股;第三步公司向八名特定对象定增募集 38.73 亿配套资金,总计发行 2.02 亿股。收购如家完成后,大股东首旅集团的股权稀释至 36.74%,携程持有公司 15.43%的股权成为公司二股东,从而间接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 
         
        首旅市场化聘请原如家管理团队,引进高管激励机制,经营管理方面以如家体系为主。首旅董事会聘请方式雇佣原如家团队,由原如家董事长孙坚出任CEO,原首席财务官李向荣出任CFO,同时引进高管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管理人员市场化。经营管理方面,首旅以如家体系为主,中端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由如家团队管理,高端酒店事业部由原首旅团队继续管理。 
         
        首旅酒店股权结构图 
                  
         
        3、华住酒店:华住股权集中,受投资方干预少,管理激励最为高效灵活 

        华住酒店股权集中在创始团队,创始人季琦及其一致合伙人持有47%以上的股权,对公司具备高度控制权。季琦创立华住之后坚持原始团队控股,2010年汉庭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季琦拥有汉庭62.57%的股权。目前华住大股东季琦持有华住37.4%股权,二股东雅高酒店集团持有华住10.7%股权,三股东赵彤彤是季琦一致行动人,持股9.5%,季琦及其一致合伙人总计持有华住47%以上的股权,对公司具备高度控制权。 

        华住管理层以创始人季琦为核心,受投资方干预较少,激励机制最为灵活,市场判断和产品创新决策更加高效。华住酒店运行以季琦为核心,受投资方干预较少,股权集中可以让创始团队把自身能力发挥到极致,对市场判断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决策会更加高效。事实上,汉庭上市不久,国内酒店经营环境发生骤变,华住在这一波变革中率先实现转型,超过对手如家和锦江,成为国内酒店行业的标杆。 

        华住酒店股权结构图
         
         
         
        表 21:三大酒店集团股权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在国家餐饮消费券拉动下,我国餐饮收入持续上升,连锁化率已经增长到23%。然而,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寒潮”涌动,如头部企业利润下滑、价格两级分化、加盟商相继跑路、投融资市场降温、新店拓展节奏放缓等等。不过,连锁餐饮企业也没有懈怠,开始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出海、开发子品牌等成为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策

2025年05月14日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2025年05月09日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调味品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酱油消费呈现高频、刚需、大基数的特点,占调味品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市场地位稳固。从消费场景看,为追求食物味道的最佳效果,餐饮端调味品人均摄入量较高,对调味品需求最大。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54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2010年以来中国比萨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之势,但渗透率仍较低。以必胜客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在早期将比萨理念引入中国并开始消费者教育与市场开拓,其中必胜客更是以先发优势等成为市场绝对龙头企业。当前,国内市场上比萨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差异化发展为破局之道,而新进入者则又该如何经营?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