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对比而言,中西部地区的餐饮业发展比较缓慢,中国餐饮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
观研天下在《中国餐饮连锁行业市场分析及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4-2018)》中显示,1997~2010年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餐饮业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期,从1997年到2010年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且平均增速高达17.4%;2010年餐饮业的总产值是1997年的8.6倍;所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3.25%到2010年的5.28%,整体略有波动但增长稳定,足以体现餐饮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①餐饮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395.84亿元,同比增长11.69%,占全年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91%。但是,餐饮百强企业的地域集聚性特征明显,其中营业额约占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额90%的80多家企业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这些地区是中国餐饮业最好的区域。对比而言,中西部地区的餐饮业发展比较缓慢,中国餐饮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
②餐饮需求复杂多样,但餐饮业结构失衡。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环境下对餐饮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餐饮业能够提供更好更全面的菜品和服务。目前我国餐饮业的结构特点是高档餐饮发展较快,高档酒店繁荣兴旺,而大众化餐饮服务由于费工费时、售价低、利润薄,供给不足,服务跟不上,市场缺口较大。以早餐为例———调查显示,全国连锁早餐企业有2000家左右,连锁早餐企业早餐网点主要集中于100个以下,超过200个网点的企业仅仅有140家左右,很难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餐饮需求。
③餐饮企业国际化趋势明显,但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传统餐饮的比较优势,国内餐饮企业的制度不断完善,海外经营管理经验的逐渐成熟,中国餐饮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餐饮市场的条件已经初步形成,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餐饮业总体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90%以上的餐饮企业为小企业,2010年规模最大的100家餐饮企业营业额仅占整个餐饮市场的7.91%。在世界各国的餐饮市场中,中餐企业规模小、环境脏乱、价格低档、服务差、口味差,远远反映不了中餐的真实水平,与中国博大精深的餐饮文化不协调,也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