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几大上市公司旗下中端酒店拓展迅速。为剔除并购影响,我们按品牌口径进行统计,观察上市公司旗下中端酒店的扩张速度,选取典型中端品牌包括:如家旗下的和颐、如家精选;锦江股份自有品牌锦江都城,通过收购获取的丽枫、喆啡、维也纳系列;华住酒店旗下全季、形成以及并购获得的桔子水晶、桔子精选。截止到17Q3,以上品牌共开业酒店1940家,15~17年(17年数据截至到9月30日)每年新开业酒店合计超过500家,15、16年增速约为97%、55%。
根据盈蝶咨询统计,2014~2016年,(截止到每年年底)我国中端连锁酒店客房总量分别为13.5/26.5/30.7万间,15~1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96.3%、15.7%。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连锁酒店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2016年,上市公司旗下主要品牌增速远超市场整体增速,依靠大型连锁企业完善的后台系统、管理机制、人才培养速度以及CRS系统导流能力,这些品牌在获取加盟商及优秀物业方面有着突出优势。截止到17年初,中端酒店CR3约为63%,行业集中度急剧提升。
据了解,华住696家已签约筹建酒店中,一半以上为存量酒店物业改造,这部分不带来新供给,但会提升品牌酒店连锁化率;锦江股份17年新开业的直营酒店全部来源于现有酒店翻牌;如家集团17年新开业中端酒店,绝大部分也来自存量酒店改造。连锁酒店的扩张以整合市场上零散的单体酒店为主,其中包括非标准化单体酒店、招待所、公寓以及规模日益收缩的三星级酒店。以上这些存量住宿物业不会带来新增供给,也不冲击供需关系;另有少部分酒店由其他形态物业改造而来,形成了市场的新增供给,如写字楼、百货商场等,以及少量的非商用物业。
在可能转化为酒店的其他物业形态当中,写字楼是比较受重视的一种。因为物业内部结构问题,商场改造为酒店需要重新进行分割,布置水电管道,改造成本较高,且暗房多、采光不好,很可能达不到中端酒店的暗房率要求;写字楼相对容易改造为酒店,所需改造周期不长(6个月~1年),近几年一二线城市出现部分写字楼空置,而酒店相对于写字楼而言,对核心区位的要求不高,因地段问题而空置的写字楼改造为高景气度的中端酒店,对业主而言是一个备选考虑。下文将详细测算不同商圈写字楼改造为酒店的可行性以及相对回报。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