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展智能交通治堵更治本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交通信息化市场供需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文章导读:从国外已有经验来看,智能交通是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智能交通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可以减少10%-20%的交通拥堵量,在高速公路方面可以增长超过30%的交通流量。

       交通拥堵是城市人最不陌生的话题,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膨胀,城市人口的增长,交通拥堵在各大城市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各地管理部门纷纷出台治理拥堵的政策,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限制汽车的政策,只不过方式上不尽相同,但这样的限令却颇受争议。

       近期,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提出新的“治堵”方案,工作区停车费上限拟涨至每天200多元,最贵或达240元/天;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报告重提单双号限行,将评估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可行性;上海车牌拍卖价高达6.6万元,成为史上最贵铁皮;广州因采取车牌摇号的措施,出现了10万人争8242个指标的激烈场面……然而这些现象还只是开始,随着各大城市治理拥堵政策的陆续出台,各种因交通拥堵引发的民众“心堵”将不断涌现。

       观研天下车联网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限购限行限牌等的政策出发点是为了治理交通拥堵,本意是好,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在表面起到临时缓解交通拥堵的现象,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城市拥堵,反而强制性的剥夺了市民的用车需求,难免导致不利的管理副作用。如为缓解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交通压力,北京市自2008年7月28日至9月20日期间,北京市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2008年9月21日,北京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解禁,北三环路车水马龙,车流量骤增。

       实际上,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并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全部原因,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设、政策引导、参与者的文明程度等都密切相关。在现有城市格局不变,公共交通难以得到有效完善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措施莫过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

       从国外已有经验来看,智能交通是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智能交通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可以减少10%-20%的交通拥堵量,在高速公路方面可以增长超过30%的交通流量。

       2007年,斯德哥尔摩智能交通系统实施以来,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量降低了25%,市中心的零售店也因此实现了6%的业务增长。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先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国家之一,目前在全球有着非常广泛应用的SCATS系统1985年就正式投入使用,甚至早在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就引进了第一个ITS系统,对减少道路意外事故的发生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观研天下车联网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智能交通是建立在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基础上的一种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的手段,同时还有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此外,发展智能交通还能带动电子信息、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其经济带动效应巨大。相对于各种限制政策,发展智能交通无疑为上上策,当然,这也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25年11月08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