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 “一带一路”给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契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以来,相关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且正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带一路”在进一步改善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同时,也肩负着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值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将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哪些重要机遇,从而更好地提升区域间合作开放水平,继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

          为应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挑战提供新契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格局得到了一定优化,但不可否认,受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该如何看待这些挑战?

          侯永志:看待区域协调发展面对的挑战,需要先搞清楚何为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要看区域发展差距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历史上看,任何国家都存在区域发展差距,只是差距达到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才能认为区域实现了协调发展。总体来看,本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差距开始缩小,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近年来还出现了差距扩大的短期现象。另外区域之间发展质量差异也较为明显,东中西部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要看区域之间分工是否合理、竞争是否有序。所谓合理分工就是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要与自身比较优势相吻合。目前部分行业存在区域同构现象就反映出区域之间分工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分工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所谓有序竞争就是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现实中,区域都有各自相对的利益,容易出现为了自身利益采取恶意竞争的现象,从整体来看未必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再次,要看区域之间合作是否有效。比如区域间能否共同面对和解决诸如环境污染、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等跨区域问题。虽然区域合作状况不断改善,比如京津冀统一交通规划等,但很多地方都还无法实现这样的合作,很多区域协作设想都很难实质性推进,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把合作落到实处。

          从这三个方面对照区域发展的现状,就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那么,“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应对这些挑战又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侯永志:虽然“一带一路”建设更多地针对国际共同合作与共赢,但其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样有着重要影响。“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有助于带动我国沿海地区利用临海的先天条件,强化对外开放优势:“一带”则有助于带动我国内陆地区的发展。应该说,“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将不断深化向东开放,加快扩大向西开放,构建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格局,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里规划的经济走廊和通道建设,有助于打通我国东中西部的交通联系。而在参与全球化方面,各区域也将利用交通便利化的优势,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比如中欧班列的开通对西部省份而言就是重大利好。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有助于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此外,利用“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国内不同区域间在寻求地区分工方面也获得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在各地的交通条件改善后,与全国市场乃至全世界的市场联系将更加方便,生产要素和资源可以更好地优化配置和利用。中西部地区也需要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讯、电网、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沿线经济带和城市群的连接性,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促进协调开放:政策要具体,协调要有力

          中国经济时报:《愿景与行动》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你认为,各区域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机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侯永志:实际上,按照《愿景与行动》的有关要求,各省区市都制定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案和政策。其中,如何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并强有力地协调落实是关键。

          一是要很好地利用市场扩大带来的机会。“一带一路”建设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各地区如何利用好市场是关键。要研究清楚“一带一路”建设所处的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清晰地制定好目标,规划实施要杜绝笼统,要研究透目标市场需要什么,从而能够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是要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即要根据目标市场发展产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充分调动并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切忌出现新的产业同构问题,各区域要寻求分工合作,实现共赢。

          四是要研究资本的富余情况。“一带一路”提出了资金融通,作为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投入都需要资本。要认清的是,资本、技术以及产品是相互配套的。比如欧洲的资本对应的产品可能都是有着高技术投入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首先就是契合市场需求生产出适宜的产品,从而让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其次就是将“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闲钱”用好。应该说,“利用好市场”和“配置好资本”是《愿景与行动》对国内四大区域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有关要求的本质,也可以理解为各地寻求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的核心体现。
          中国经济时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和推进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的要求,那么在制度层面,区域合作又存在哪些障碍?

          侯永志: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推进实施,是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战略新布局。

          事实上,新时期的三大战略背后都折射出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些制度障碍,比如财税安排、公共服务不均等、绩效考核机制等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那么是否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背后释放出了强烈的制度层面的改革需求?

          侯永志:在决定区域发展格局的各种因素中,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立有效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各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是,由于目前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导致区域发展出现恶性竞争、产业同构等不协调现象。

          首先,完善财税体制,形成合理有序的财力格局。进一步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关乎政令统一、市场统一、重大战略安排的事项集中到中央,将规模性和外部性比较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事项明确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将地理边界比较清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明确为地方事权。在明确事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并通过完善财税体制,为中央和地方履行各自的责任提供财力保障。
          其次,政策要具体,协调要有力。比如,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各地区发展规划及各层次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必须予以保证。而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还要加强各部门、各地区的沟通,提高各类规划的衔接性和兼容性,其中,在现有机制下,要真正发挥有关机构的作用。此外,还要增强各类规划的权威性。促进规划编制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将规划的编制、审议、实施、调整、监督等环节纳入法治轨道。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明确规划实施的进度要求和责任主体,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把监测评估作为督促规划落实的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本质就是要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促进东中西部共同提高产业基础,努力改变我国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现状,不断提升产业链分工水平。为此,各区域就需要继续推进合作与分工,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在提升自身开放度的同时,促进区域间不断深化合作。

作者: 李海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我国快递行业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但快递单价持续下行,无人化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在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低空经济支持政策频出,低空空域开放解决“起飞难”,而无人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支持政策频出。

2025年04月19日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动船舶凭借自身优势,成绿色船舶市场发展重点。电动船舶分为纯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按电池技术划分,目前电动船舶仍以混动HEV技术为主;但随着纯电力推进技术成熟以及政策指引,纯电动船舶占比有望提升,平均单船带电量也将不断增加。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近年得益于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虽同比也增长了4.1%;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近年来,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27年或将达到1797亿元。同时其市场规模占零担市场规模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达到9.99%。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全网快运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加盟制全网快运虽然保持主导地位,但自2020年起,其市场规模占比逐渐缩小,直营制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占比则持续提升。当前,我国

2025年04月07日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2015-2021年我国冷藏车销量不断上升,但到了2022年其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不过,自2023年起,其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6.29%。同时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9.34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49.5万辆。未来,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冷藏车行业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也是低空基础设施“设施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为通用机场行业带来庞大需求空间,通用机场数量持续增加,其中中南地区数量最多,并且各省市明确通用机场建设规划蓝图。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当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预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价格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