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Uber中国人员异动进入ofo与摩拜竞争 目前已展开城市追逐战

导读:Uber中国人员异动进入ofo与摩拜竞争 目前已展开城市追逐战。11月16日摩拜方才宣布进入第五座城市成都,11月17日ofo就正式宣布,也将进入四座城市。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自行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11月16日摩拜方才宣布进入第五座城市成都,11月17日ofo就正式宣布,也将进入四座城市。或许是巧合,ofo进入的北上广深,正是摩拜原先耕耘的前四座。

       白刃战的号角吹响了。如同当年的专车之战,共享单车的弄潮儿们可能已没有人能再安然进入温柔乡。

       最残酷的时刻即将开始。

       作为ofo的创始人,戴威很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在ofo这场对他们来说规模浩大的发布会外,大量的小黄车夺目异常,似乎想借此麻痹来客的视觉。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办法将摩拜的小橙车“斩尽杀绝”——ofo的大logo下,零星散布的几点橙色,似乎是ofo与摩拜“纠结缠绵”缘分的写照。

       不过,随着战局的铺开,这种“缘分”,谁也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

       “Uber与Uber”的战斗

       这场新战役出现了太多专车大战参与者的身影。

       先是前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出任摩拜单车CEO,而后滴滴在今年9月宣布数千万美元投资ofo。就在人们猜测这是新一场“滴滴Uber”还魂之战时,ofo宣布前Uber中国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加盟,出任ofo单车COO。与王晓峰加盟摩拜一样,张严琪也带来了大量原Uber中国团队成员。

       公开资料显示,张严琪任职Uber期间,负责Uber中国30个城市的业务。2014年,张严琪成为Uber中国的前五位员工之一;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带领成都和北京团队先后做到了Uber全球业务量第一,成为Uber全球最年轻的区域总经理(RGM)。

       在去年年底王晓峰离职同时,Uber曾对中国区做过一个大调整,Uber中国被整体划分为三个区:华南区、华中区、北西区。彼时,还是成都总经理的张严琪由于成绩出色被任命为北西区总经理,成为Uber中国三名最具权势的RGM之一。

       在Uber中国与滴滴合并后,张严琪与华南区总经理罗岗一道进入滴滴,负责其二手车业务。此后,张严琪的动向便从媒体视野中消失。

       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此次张严琪的加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的运作。由于在此前融资中,滴滴与ofo已经深度绑定,滴滴对于共享单车胜局的渴望也日益强烈。而作为前Uber中国的明星人物,年仅三十岁的张严琪一直被认为是一记杀手锏,此后在滴滴负责二手车也被业界人士认为是一个短暂过渡。没想到的是,张严琪的新战场却已不在滴滴,而是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之中。

       除此之外,张严琪不仅自己就职,还招揽了为数不少Uber中国的旧部。据腾讯科技了解,这些新入职ofo的员工,有的已经短暂入职了滴滴,有的在合并案中就已经选择了离职,但通过前上司、前同事的联系,最终又选择了跟随张严琪入职ofo。

       据悉,这些前Uber中国员工重点就职的职位在广州深圳这类新开辟的城市市场。事实上,一直在校园耕耘的ofo在城市的准备并不充分,尤其在城市资源的摸排和调度上,比起对手摩拜存在一定劣势。随着熟悉地方市场的Uber员工加盟,ofo有望在这方面有所补缺。

       而这些Uber中国的前员工们,无疑将会在战场上与另一批Uber中国的前员工展开一场胜负难料的厮杀。

       “共享”单车的新开始?

       在人员异动的同时,ofo也开启了面向社会市场的“社会大共享”计划。

       据悉,“城市大共享”计划将面向自行车品牌与厂商开展合作,同时接入并共享市民闲置的自行车,实现“连接自行车,而不生产自行车”。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告诉腾讯科技,ofo一直希望将大城市中的单车存量解放出来,这是ofo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坚持做的一点。

       发布会上,ofo还与700bike公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共享单车领域展开合作,以丰富其“平台”属性。

       而在此之前,ofo虽然被外界称为“共享单车”,但用户、厂商共享出来的单车占比较小,ofo自己采购的单车占据平台主流,这更像是一个“租赁经济”而非“共享经济”。

       通过“城市大共享”计划,ofo解放的不仅仅是用户端的存量,而是希望带动单车产业链一起向前走。这与追求标准化的摩拜单车存在很大不同,二者也各有利弊,难言优劣。

       此外,在一步步走向城市单车共享平台的路上,ofo似乎还有一些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在此次正式进入城市之前,ofo只是在19个省市22座城市的200多所高校运营,对于走出校门一直慎之又慎。在获得滴滴投资后,ofo的对外口径才变为正在考虑。上月,ofo开始试点校外市场,但试点范围十分有限,仅在北京的上地和西二旗地铁站、上海五角场这三个区域。

       由于ofo没有GPS,这让城市运营变得稍显麻烦。张巳丁彼时告诉腾讯科技,ofo的方法是平均一个师傅负责350辆车,大区域再按照片区细分,从而尽可能将车细化到人身上。

       不过,这种做法对于人力物力的调度会是一个十分大的挑战。

       最为重要的是,ofo的逻辑并非如摩拜一样定位于自己做车,而是在于连接车的平台。调度能力本是平台方理应具备的过硬素质。对于ofo而言,在短期内,其调度能力能否跟上扩张速度仍是一个不小的变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