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或遇寒冬阻碍 旺季全速发展才能赢得市场地位。天气预报里,这一天是2016年下半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首次跌破冰点的日子。北京市最低气温-4℃,最高气温仅有6℃。直白的解释是,冬天要来了。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在李泽堃的记忆里,10月31日算不上一个好日子。
天气预报里,这一天是2016年下半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首次跌破冰点的日子。北京市最低气温-4℃,最高气温仅有6℃。直白的解释是,冬天要来了。
早晨出门上班,如果是往常,李泽堃会选择坐地铁下中关村站后,骑着ofo单车到公司所在地互联网金融中心大厦。但这一天,他选择了更暖和的方式——打车。
很明显,冬天影响了李泽堃的日常出行决策,与此同时也影响了共享单车创业公司ofo。其实,李泽堃正是在ofo任职,担任公关总监一职。
据李泽堃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31日,ofo北京市区的订单增长率明显放缓。相比前一天,增长率仅有6%,往常这一数字最低都超过20%。
ofo:可能会从冬天中受益
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冬天骑单车的人一定会少。对以单车作为创业项目的ofo和摩拜来说,冬天或多或少都是一次打击。
李泽堃承认这一点,但他并不沮丧。相反,从他角度的出发,他认为就单车这个行业,“ofo可能会从冬天中受益”。
“这不是ofo经历的第一个冬天,”李泽堃回忆说。起步于2015年5月的ofo,去年冬天就已经在北京五所高校里运营。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最后一天(12月31日)相比季初第一天(10月1日),订单数增长了9.65倍。冬天对当时处在高速增长状态下的ofo影响不大。
在李泽堃看来,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园场景下单车的低替代性。“在校园里,学生几乎只有一种交通方式,就是单车。冬天步行比骑车慢,学生可能会更冷”。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封闭的校园环境里,最多1、2公里的短途出行,学生骑车冷的那段时间相比起步行的时间,简直微乎其微。如果时间紧急,学生更会选择骑单车这种交通方式。
尽管已在上海、北京两所城市里的非校园场景下投放车辆,但李泽堃表示,ofo的大本营目前仍然是校园。“依托着几乎不受冬天影响的校园市场,2015年幼小的ofo没被打垮,现在体量的ofo恐怕也很难被冬天动摇到根基”。
除此之外,ofo单车最简单的硬件逻辑,在李泽堃口中也成为了冬天里的优势。硬件层面上,ofo单车和普通自行车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一个机械密码锁。在他看来,ofo的车在冬天是完全可用的,相反友商(摩拜)的单车涉及到电池、电路传导、通信讯号等复杂交互,在冬天可能会更脆弱——这也是李泽堃认为ofo相对来说会更受益的原因所在。
摩拜:产品有自信扛住考验
摩拜方面似乎并不能认可李泽堃的担忧。与ofo一样,对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摩拜也没有表现出过多担心。
摩拜单车北京总经理邢林博士自信地说,摩拜单车靠产品就足以应付冬天里出现的任何恶劣天气。“摩拜是2015年1月份注册的,但直到12月份车辆才问世。近一年时间的研究,就是为了让摩拜单车扛得住未知的考验”。
邢林介绍称,摩拜单车的电池不是为了驱动,只是为了智能锁和GPS,因此并不太受低温天气的影响。“冬天里的摩拜单车其实和秋天夏天里的摩拜单车,闲置续航时间是一样的”。
就在两周前,摩拜单车刚刚在中国最北端漠河北极村完成的一项测试。零下28—50℃的环境里,摩拜单车智能锁、GPS定位、轴传动、各部件一切正常。另一个能佐证摩拜单车硬件实力的案例是,此前曾被扔进黄浦江的3辆摩拜单车,在被打捞上来后,仍能通过手机应用正常解锁使用。
事实上,这同样不是摩拜经历的第一个冬天。“2015年12月,摩拜单车在上海试运营,已经经历了一个冬天。”邢林表示,即使北京已经进入冬天,但由于摩拜新用户数在持续增长,原有用户保持活跃,整体订单数依然呈加速度往上增长的趋势。“10月31日,北京大幅度降温的那一天,订单相比起10月10日,依然是增长的状态”。
邢林并没有具体透露摩拜的用户数、订单数增长情况。在采访过程,“依然是增长”,“订单数是很好的”是多次提及的描述语,但是否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由于没有可对比的公开数据,只能依据常识判断,摩拜应该和ofo一样,会在特殊的低温恶劣天气里,订单增速减缓。北京刚刚进入11月,寒冬到来,困难只会越来越多。
对策:南北争夺
即便拥有信心,但李泽堃和邢林都承认,冬天肯定对共享单车产生影响,他们都在时刻观察这一现象,制定相应的对策。
依托着校园业务,但ofo不愿意死守校园业务,在未来竞争主战场——城市业务,ofo在战略上做了一些部署应对冬天。具体来讲,11月下旬,ofo城市业务将会进入新的两座城市,广州和深圳。
李泽堃表示,ofo已经覆盖了全国21座城市的300多所高校,理论上来说,ofo进入城市业务非常简单,打开这21座城市的校园门,将车配送到城市街道上去即可。但考虑到扩张节奏,以及即将来临的冬天,ofo选择了受冬天影响更弱的两座南方城市——广州、深圳作为新的扩张点。
另一方面,ofo并不愿意就任由北京这座城市自由发展。它想出的一个对策是在开放的城市环境里,重构相对封闭的校园场景。
李泽堃认为,校园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其他交通方式不如自行车好使,城市里其实也有出现许多这样的场景——一公里左右的非常短途,公交线路不覆盖,时间紧,可能上班迟到或爽约,等出租车也依然来不及等等。
“在这些场景下,自行车的不可替代性就会变得很强,可能就会有用户愿意去骑单车。他的确会冷,但如果不冷他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李泽堃表示,ofo将会重点去挖掘并覆盖这些城市里的场景。
但即便如此,李泽堃也认为,这件事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即不违背人性。“冬天冷,骑车的人减少,这是常识,也是没办法的,如果强制地将用户推向ofo的车,是违反人性的”。
在李泽堃的语境里,强制把用户推向ofo或许指的是,在冬天这样不适合骑车的时节,使用一些运营推广手段去吸引用户。
他表示,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者,ofo最多能做的就是发现用户的需求,并满足需求解决问题。“在用户需要用车的场景下,提供车辆,不断运营、维护和平衡供需。当用户不在乎低温的情况下,想要骑车的时候,我们有车提供给他,这就完成了使命和任务”。
在这一点上,邢林和李泽堃观点保持一致。邢林始终坚持认为,摩拜做好产品,就够了。“剩下的,不会鼓励用户在冬天骑车,也不用担心冬天就一个用户也不骑车了”。
冬天不重要,春天才是重头戏
或许常识里,冬天来了,ofo和摩拜必将首当其冲。因此也就冒出来一个观点:谁挨过冬天谁就赢。但现实情况,好像比这个乐观许多。
尽管底气不一样,但ofo和摩拜都非常自信。但相比起早之前即将开战的浓浓火药味,现在的双方都变得相对平静了许多。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双方不再在“融资战”中你来我往了。C轮之后,双方融资频率一下子降了下来。距离上次融资,都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按照前段时间的疯狂节奏,一个半月恐怕可能都完成两轮融资了。
很难说背后不是受到了冬天的些许影响,但是否意味着,谁挨过冬天谁就能赢,谁才能继续赢得资本市场青睐?
一位投资人解释,不能这样理解。“冬天是必然存在的。投资的逻辑不是你这个项目在冬天是淡季,我就不投你。你是淡季,同行业竞争者也是淡季。投资人关心的其实是过了淡季,你的项目能否靠产品、运营,在旺季战胜竞争对手,赢得市场优势地位”。
换句话说,在他看来,ofo和摩拜都会挨过冬天的。谁会赢,看的不是冬天,而是春天到来时,它们之间如何赤膊对抗。不过,即将进入广州和深圳的ofo,说不定在冬天就会与摩拜上演一出肉搏先导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