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滴滴司机受新法限制收入不容乐观 盈利模式不清晰困扰平台发展

导读:滴滴司机受新法限制收入不容乐观 盈利模式不清晰困扰平台发展。除了收入不稳定、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之外,也有数位司机反映目前专车司机身份不合规,担心钓鱼执法;平台评判机制偏向乘客,服务分无端下降等问题。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打车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除了收入不稳定、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之外,也有数位司机反映目前专车司机身份不合规,担心钓鱼执法;平台评判机制偏向乘客,服务分无端下降等问题。但有趣的是,这些司机一边抱怨着,一边依旧拉着订单,甚至煞有介事地相互探讨拉单业务。于他们而言,要真正离开,还欠缺一个理由。


 

        14点01分,赵鑫坐在自己车里,百无聊赖地看了看自己的滴滴快车司机客户端:在线2.8小时,接了3单,流水41.09元。赵鑫回忆起中午的情景,本来是有可能接4单的,但一位乘客叫单之后又因故取消,最后只接上了3单。

        另一位滴滴快车司机则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他2小时的在线时间里一共接到6单,但其中有3单都被取消了,最终流水59.1元。

        “我现在在想,送外卖会不会更开心一些,”赵鑫无奈道,“至少不会闲着没事干。”

        赵鑫曾经在跨国公司担任技术人员,后来跳槽到国内上市公司,但由于经济形势不佳及公司内部斗争等原因,如今失业的他,开起了滴滴快车。“一天开十几个小时,差不多流水400多,一个月1万2,刨去油费等成本,一个月大约6000元——总比零收入要好。”赵鑫说。但他同样坦言,做滴滴司机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作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过渡阶段,找一个稳定收入的工作才是正道。

        除了收入不稳定、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之外,也有数位司机反映目前专车司机身份不合规,担心钓鱼执法;平台评判机制偏向乘客,服务分无端下降等问题。但有趣的是,这些司机一边抱怨着,一边依旧拉着订单,甚至煞有介事地相互探讨拉单业务。于他们而言,要真正离开,还欠缺一个理由。或许,他们目前还别无选择。

        怨声载于道

        早在滴滴平台“收割”乘客的前几个月,滴滴便已向司机“开刀”了。

        无论是专车还是快车,近几个月来,滴滴司机反馈最多的就是钱少了,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多位滴滴网约车司机称,目前平台补贴基本取消,偶尔会在早晚高峰有接单补贴,但也非常少。“专职开专车的正常收入大约在6000-8000元左右,快车更少一些,并且每天需要从早到晚,工作十几个小时。”专车司机谷先生道。

        网约车司机目前的尴尬身份,为这份原本就来之不易的收入,又增添了风险。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网约车“正名”。《办法》出台至今,却仍未有一个地方正式公布实施细则或征求意见稿,北京、福建等地则仍在查处网约车。

        提起钓鱼执法问题,司机们立刻激动起来。“每接个单,都会担心运管钓鱼执法。”快车司机李叶(化名)表达了自己的不安,“就算全北京只有一个钓鱼执法人员,那万一让我赶上了呢。”

        在“黑户”阴影下,似乎考取从业资格证成为唯一的出路。修订后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网约车司机和传统出租车司机一样要通过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并经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

        但即便是唯一出路,也有司机在犹豫。在采访期间,数位司机表示考证计划有待考虑。“不知道证件办理程序如何,是否要提供包括健康证、无犯罪记录证明、暂住证等等,不知道环节是否复杂,与现在收入相比是否值得投入精力。”李叶指出。甚至有司机明确表示,证就算好办也不办,原因仍在于收入水平。

        除此之外,面对平台“偏袒”乘客时所受的“委屈”,司机们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昨天拉了一单客人,下单的客人与乘客不是同一位,乘客上车后要求去订单不同的地方,结果下车后我就被莫名投诉了,服务分也降了。”快车司机张先生坦言,“一星,投诉,司机百口莫辩,应该考虑建立一个平衡的评判机制。”

        去留之间

        在各种不满中,有司机已经开始离开网约车平台,这也构成了网约车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车辆减少,溢价就多,这是由供求关系调整的。”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更多的司机则仍在观望。张先生在做快车司机之前,做了10年装修建材类工作。由于经济不景气,他考虑转型,正值网约车平台宣传得厉害,于是他借钱加贷款买了一辆现代领动开始拉活。

        然而,真实情况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张先生是外地车牌,高峰期无法上二环,担心因此被乘客投诉,他索性在此期间不接单。但这仍无法避免他由于对路线不熟悉,走错路口而被投诉的境况,“稍微走错路,马上就投诉,各种一星评价。就这样,一个月最多仅赚5000元左右。”

        张先生坦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考虑重拾老本行,或者直接开黑车。但至少在此刻,他没有立即放弃快车司机这个身份。“等需要考证的时候吧,那时候我就撤了。”他说——他仍然给自己留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专车司机谷先生同样给自己留了“后招”,他与朋友开了一个淘宝店,并坦言未来重心会放到店里的生意。“开车不是长久之计。”这是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另一句则是“工作不好找”,这两句话构成了司机境遇的悖论。

        尽管收入降低成了司机的难言之痛,但多位业内人士坦言,从行业上而言,靠补贴方式拉动订单量、获取网约车司机与用户的模式不可持续。“因为补贴降低、收入减少,使许多认为可以轻松赚大钱的网约车司机流失。”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指出。

        易观汽车与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旭则认为,客户与司机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市场在向健康的方向转变。“网约车市场逐步回归平稳健康,司机收入和叫车价格回归正常,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盈利模式。”赛迪智库互联网所互联网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谭霞直言,“盈利模式不清晰一直困扰着平台企业发展,但这种模式绝对不是无规则无约束无底线的,应该通过市场调节。”

        而对于司机流失、供需面临失衡的叫车平台,顾大松建议平台应该在技术与运营、管理上多作文章,提供质优价廉的网约车服务,才是发展壮大之路。“此外,平台可以抓住个性化出行需求已经被激活的城市出行市场,在个性化出行需求方面多做文章;同时,利用平台效应,整合多种交通工具,特别是深耕顺风车市场,充分发挥顺风车的分享属性,结合打车易与打车廉的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