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检测、维修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

 导读: 影响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检测、维修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2015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公布旨在强化高端制造业、将中国建设为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 2025》。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航空维修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1、有利因素 

        1)《中国制造 2025》引领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2015 5 8 日国务院公布旨在强化高端制造业、将中国建设为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 2025》。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包括航空制造在内的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而作为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产业,航空制造及相关配套维修的发展程度确实反映了国家整体工业制造水平。随着国产支线、干线飞机总装、试飞及取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必然为国产飞机零部件制造及维修市场带来持续利好。机载设备维修、测控及机载设备制造等产业将在空前的重视与支持下获得长足的持续发展。 

        2)军民融合打开军机维修市场并促进军用技术民用化 

        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军品竞争性采购改革的实施也将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军工建设提供机会窗口。未来军用航空器的更多维修保障及相关配套任务将面向符合条件的社会企业开放,并带来航空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军民融合还将进一步打破现有军品机载产品制造技术民用化的体制束缚。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军品成熟机载产品技术与生产能力将以低成本转移到民用市场,这将加快机载产品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3)民航机队的持续增长保证基本的市场增长空间 

        按照民航产业的发展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机队保有量的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 10%左右。高铁、高速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必然冲击航空运输产业现有定价体系,随着终端消费者承受航空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航空器使用效率将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维修频率也将不断增大。这将有效促进航空维修产业与机载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4)通用航空大力发展带来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维修产业的全新增长点 

        随着低空空域的不断开放及通航产业配套政策的持续完善,参照美国的通航飞机与民航飞机的比例,未来通用航空器市场有望获得爆炸式增长。按照相关规划,2020 年我国通用航空器将达 5,000 架以上。因此通航飞机的维修和零部件制造将成为航空产业未来的潜在增长点。 

        5)“制造+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利润率 

        航空维修产业正在由简单的航空机载设备维修向全产业链的后市场延伸产业链,这将有助于从业企业尤其是第一梯队企业利润率与竞争力的持续提高。未来随着通用航空器 4S 店模式的不断构建,航空维修产业可能向通用航空器托管、租赁、维修、培训、取证(代理)、会员服务等综合一体化服务转变,从而使其由目前的 B2B 模式向 B2C 领域渗透成为可能。未来航空维修领域的行业准入、市场集中度及利润率都将不断提高,这将给行业整体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2、不利因素 

        1)与国外相比,国内机载设备研制及维修整体技术仍相对落后 

        目前,国内航空机载设备生产技术及维修行业的深度维修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民航运输飞机主要以波音、空客系列飞机为主,进口的发动机、机体、机载设备等零部件的核心制造技术主要由国外OEM 厂家掌握和控制。 

        尽管部分国内机载设备维修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维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有少部分企业具备部分机载设备的深度维修能力,但与国际 OEM 厂家相比,维修技术仍然存在差距。 

        2)专业人才缺乏 

        机载设备及检测设备的研制融合多学科的高精尖技术,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导致了国内机载设备及检测设备的研发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机载设备维修行业起步较晚,机载设备维修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缺乏。随着国防建设的需要及国内民航运输机队规模和机龄的增加,机载设备、测控设备及维修市场稳步增长,专业人才的缺乏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技术向系统化智能跨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技术向系统化智能跨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202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34783亿元增长至37893亿元。

2025年10月21日
四大核心因素驱动 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

四大核心因素驱动 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

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庞大,是实体经济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由四大核心引擎驱动:宏观经济增长与政策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供应链柔性化变革催生了海量碎片化订单;电商消费升级推动了大件快递需求爆发;而科技赋能则成为降本增效、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力量。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与结构性机遇。

2025年10月21日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高尔夫球车应用场景得到极大的拓展。在旅游景点与度假村领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引入高尔夫球车作为观光工具,这部分应用场景目前占比达20%。例如,一些大型的自然景区、主题公园等,为了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纷纷购置高尔夫球车,方便游客在景区内便捷地穿梭游览。

2025年10月16日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近年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业作为关键支撑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物流模式在效率、环保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物流服务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智慧物流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

2025年10月14日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在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叉车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叉车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9%;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11%,同比分别增长2.2pct/0.8pct。

2025年10月13日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无人配送车正从技术示范驶向规模化商用。面对超千亿元的潜在市场,新老玩家纷纷涌入,导致车辆价格在数年间从百万级骤降至“万元时代”。这一关键变化,叠加全国超百城开放路权,正强力助推行业跨越盈亏平衡点,迈向大规模商业化部署,驱动快递、即时零售等场景的物流模式变革。2025年,物流巨头与科技公司集体加码,将无人配送车行业推向爆

2025年09月29日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我国内河航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方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依然较低,2024年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逊于德、美,其核心制约在于航道连通程度低与高等级航道占比不足的结构性短板。为破除此番困境,自“十四五”起,国家顶层设计强力出台,“五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我国港口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202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2025年1-7月,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看,2025年1-7月我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72.3亿吨,同比

2025年09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