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检测、维修行业发展进入四大壁垒与利润水平。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与维修及测控设备研制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航空货运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一)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与维修及测控设备研制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民航飞机的安全性要求决定了飞机部件的精密性,这也决定了民航维修与制造产业需要专业性极强的高精尖技术。航空维修与制造行业涉及众多技术科学门类,要运用数学、力学、热学、空气动力学、电子学、信息学、计算机学、材料学、光学、声学等诸多科学理论,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与维修的各专业分工较细。各国的飞机制造企业总是把最先进的技术优先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随着民用航空公司机队的扩大与更新,民用航空维修与制造行业也集中体现了日新月异的各种现代科学新技术。因此,从事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测试、维修产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要求参与单位具有快速更新技术的能力。
2、资质壁垒
由于关系到民航飞行安全,我国民航局对民航维修行业的许可证管理制度非常严格,要求民航维修企业必须根据 CCAR145-R3 和 CCAR66-R2 的规定,不但具备满足维修要求的厂房设施、检测维修设备及工具、器材、维修管理人员、适航资料等外,还必须根据适航规定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生产控制系统和全员培训系统等,民航适航监管部门会对这些项目实行逐项审查,全部合格后才给予适航许可证。同时,民航适航监管部门还会对民航维修企业整个经营期间进行监督管理,每年都要进行年审和抽查。民航维修企业要对国外注册飞机进行维修,通常还要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 或欧洲航空安全局 EASA 资格审查。在获取认证后才能开拓和进入国际民航维修市场。
对于航空机载产品制造亦是如此,从业企业须具备中国民航局授权的 PMA证书持有人和 CTSOA 证书持有人,具备民机机载产品研发制造资质。机载产品销售安装于民用航空器时,需要通过中国民航当局产品适航认证。产品可以随飞机认证完成,也可以单独申请产品适航认证。前者仅限于配套机型使用有效,后者则可以适用于不同机型选用。
从事军工科研生产需要取得“军工四证”,即军方、政府部门颁发的资格认证,包括: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保密资质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证等。而只有在完成自身体系、制度建设前提下,才有资格进行军工资质的申请,而且资格认证本身的长周期及先后顺序的规定与要求增加了认证的难度。因此,从事军品配套及保障业务存在资质壁垒。
3、资金壁垒
根据适航规定民用航空维修及从事机载产品制造的单位应具备符合要求的维修工作环境及厂房、固定的办公、培训、存储场所和设施。为了保证民航飞机能按时按周期维修,民航维修企业必须根据将开展的业务准备大量的航材备件库存,民航飞机各个部件在维修时均需要专用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测维修。这些专用的航空测控设备和工具均为精密仪器且价格高昂,因此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难以进入航空维修市场及航空制造领域。
4、人才壁垒
为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企业需要大量综合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市场开拓人才以及专业的机载设备研发和维修人才,尤其是机载设备维修企业的责任经理、生产经理、质量经理等管理人员,必须经过民航维修行业的专业培训,放行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取得航空器部件修理执照才能上岗。
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测控设备研发及机载设备维修技术涉及的学科多、知识广,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构成了本行业的进入障碍。
(二)行业的利润水平
对于军用航空机载设备和测控设备而言,由于军品定价体系是按照《军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原则构建,只能按照审定价格收费,加之军方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对单产品的成本投入较大,该类产品的利润水平相对稳定。
机载设备维修服务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整体具有技术含量高、客户需求刚性的特点。为了保证航线的正常运行,必要的维修对于民航公司而言不可或缺,因此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业务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利润率。在部分附加值高额维修项目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