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内机载设备研制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机载设备维修产业具有较高技术门槛 测控设备技术涵盖范围广泛。一个国家航空制造的水平是国家工业基础与制造水平的最直观体现。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航模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主要从事机载设备研制、机载设备维修、测控设备研制等业务,所处行业的技术状况如下:
1、机载设备研制是典型的跨学科技术工程
一个国家航空制造的水平是国家工业基础与制造水平的最直观体现。机载设备的生产水平又是决定航空制造水平的关键因素。机载设备件号繁多,功能各异,其设计制造需要横跨多个学科技术领域,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其进行技术改进以达到最优设计。因此航空机载设备研制产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在民航运输和通用航空领域,机载设备生产主要为国外 OEM 厂家,国内机载设备供应商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军用航空机载设备的生产主要以国内航空科研院所、航空制造企业为主,能提供军用航空机载设备的民营企业较少。
2、机载设备维修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随着机载设备的技术更新,机载设备维修服务需要更为先进的检测和维修设备,以及技术水平突出、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维修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随着我国机载设备维修业的对外开放,国外机载设备维修企业及 OEM 厂家通过合资、授权维修等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机载设备维修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国内机载设备维修企业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检测设备、参加国外培训、坚持吸收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等多种技术创新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维修技术水平,降低了机载设备向国外送修的比例。
目前,在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国内已出现了以安达维尔、武汉航达、航新科技等为代表的经营历史较长、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专业化维修企业。这些企业在机载电子和机械设备方面的维修技术和维修深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测控设备研制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测控设备在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综合运用数字仿真、半物理仿真、故障注入、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虚拟仪器、自动测试等技术,为航空装备提供单系统调试、多系统联试、全系统综合验证手段。
由于测控设备测控对象具有特殊性,需结合被测对象的技术特点,综合分析航空产品涉及到的控制、电气、流体、气动、液压、燃油、材料等跨学科技术,测控设备需集成相应学科的检测技术,技术种类多样,涵盖范围广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