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美铁路对比分析 我国货运装备市场发展空间仍很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铁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与中国相比,美国地理面积与我国相当,铁路作为路面主要的交通工具,中美两国之间有众多关联处,也有很多的差异性不,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中国铁路货运发展空间仍很大。
        
        1、美国铁路发展梳理:先过剩,后优化
        
        美国第一条铁在1830年路诞,至今走过了近180年。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完成。1916年,美国铁路总里程达到历史的最高。此后时间,美国铁路经营状况变得糟糕,大量线路被拆除掉或封闭,路网长度不断减少,但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线路里程依然以约22.1万公里位居世界各国铁路路网规模的榜首。知道1980年颁布《斯塔格斯铁路法案》放松管制、给予铁路公司更多市场化的经营权利,才让美国铁路重新发展。
        
        美国铁路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互联网
        
        2、美国铁路货运:经历波动,近年来比例稳定
        
        美国铁路主要任务是货运,其发展历史与铁路一致,也经历了繁荣、衰落与重生时期。在高峰时期铁路市场份额一度达到70%以上,后逐渐下降到30%以下。自1980年斯塔格斯铁路法案颁布开始后,美国铁路货运各项指标稳健增长。现阶段,美国的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稳定在30%左右。
        
        斯塔格铁路法案后美国铁路货运重获新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铁路货运运营企业经历了兼并收购的时期,现阶段主要有7家运营企业。自1971年开始,美国的铁路公司就实行客货分营,铁路公司总体上分为客运铁路公司和货运铁路公司,目前美国铁路市场上有伯林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NSF)、切西滨海铁路公司(CSXT)、大干线铁路公司(GTC)、堪萨斯城南方铁路公司(KCS)、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NS)、苏线铁路公司(SOO)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这7家I级铁路公司。 其中大干线铁路公司(GTC)是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的美国子公司,苏线铁路公司(SOO)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的美国子公司。在美国货运铁路公司市场上,UP和BNSF经营广阔的中西部区域,CSXT和NS经营在芝加哥—圣路易斯一线以东的区域。
        
        根据统计的世界铁路货车市场信息,美国货车保有量超百万,每年都有5万辆左右的换新需求。数据显示,在2008年美国货车保有量达到了139万辆。
        
        超大的市场成就领先的货车企业。北美最大的铁路车辆制造商是美国企业Trinity Industries旗下的铁路集团,在货车领域市占率维持在10%以上。现阶段,Trinity属于一家多元化的工业公司,旗下除了铁路集团,还有铁路租赁和管理服务集团。2016年Trinity实现收入63.93亿美元,利润7.99亿美元,净利率水平在12.5%,整体排名407位在美国500强公司当中。
        
        2008 年北美货车保有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中美对比:所处阶段不同,中国装备仍有空间
        
        目前美国铁路货运车辆装备采购已进入稳定阶段。美国由于地广人稀,汽车成为了廉价的交通工具。由于营运里程效率的提以及车辆装备的需求高峰已经过去,所以美国车辆装备在数量上将很难再有呈爆发式发展,因而升级替代成为主要来源。货车按照100万保有量20年寿命计算,可以看出美国每年的更新需求在5万辆左右,机车每年的更新需求960台按照2.4万保有量25年寿命计算。
        
        中国与美国铁路货运周转量水平相差不大,但中国车辆保有量低于美国。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美国货车保有量超130万辆,机车保有量超2.4万台。而中国截至2017年底货车保有量为79.9万辆,机车保有量为2.1万台。从1980年起中美两国铁路货运周转量均平稳增长,且在数量上大致相同。如果以美国装备配备量为标准,则中国货车保有量还提升空间还很大。
        
        中美铁路货运周转量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中美机车货保有量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动船舶凭借自身优势,成绿色船舶市场发展重点。电动船舶分为纯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按电池技术划分,目前电动船舶仍以混动HEV技术为主;但随着纯电力推进技术成熟以及政策指引,纯电动船舶占比有望提升,平均单船带电量也将不断增加。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近年得益于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虽同比也增长了4.1%;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近年来,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27年或将达到1797亿元。同时其市场规模占零担市场规模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达到9.99%。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全网快运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加盟制全网快运虽然保持主导地位,但自2020年起,其市场规模占比逐渐缩小,直营制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占比则持续提升。当前,我国

2025年04月07日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2015-2021年我国冷藏车销量不断上升,但到了2022年其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不过,自2023年起,其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6.29%。同时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9.34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49.5万辆。未来,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冷藏车行业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也是低空基础设施“设施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为通用机场行业带来庞大需求空间,通用机场数量持续增加,其中中南地区数量最多,并且各省市明确通用机场建设规划蓝图。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当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预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价格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2025年03月04日
电动自行车行业占据电动两轮车主导 生产端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电动自行车行业占据电动两轮车主导 生产端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 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