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物流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对智能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模式和物流技术四大领域。据统计,2016年,我国智能物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元,到2025年有望超过万亿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约为2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在不改变产业结构情况下,如果我国库存和管理达到美国水平,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可由18%降至13.5%~14%,按照2014年我国74.41万亿元的GDP总量计算,对现有物流进行智能化改造可节约超过2.5万亿元成本。

  我国物流装备企业与国外差距缩小

  从全球范围内看,虽然自动化物流仓储集成商的规模扩张较大程度依赖于工程师的团队扩张、项目经验的积累,但海外大型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往往形成了核心的产品优势(分拣速度、管理软件平台、出入库速度、行业解决方案等),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根据美国杂志《MMH》,2015年全球前三大物流仓储系统提供商大福、胜斐尔、德马泰克的收入规模均超过了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全球最大的大福到了27.26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86亿元),并且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从国内外对比可以看到,物流装备领先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企业价格水平高、定价能力强、营收规模大,国内物流装备企业实力较之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目前国内高端市场(电商、第三方物流等)仍然为德马泰克、胜斐尔等外资品牌把持,中低端市场(汽车、烟草等)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出现了以北起、北自、昆船、新松、今天国际为代表的本土龙头企业。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国内物流装备企业起步较晚,但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在技术难度最高的几个领域(自动化立体库、AGV、分拣机)都实现了突破,拥有核心技术的国产品牌有望在国产化浪潮中实现替代性增长。

  具体来看,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国内最早开始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对最成熟,国产化率也是比较高,目前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厂家;AGV近十年发展迅速,国内厂家市场占比已经达到六成;自动分拣机目前与国外技术还相差较大,现在国内有十多家厂商已开发出高速交叉带分拣机(时拣2万件),但是核心零部件还是主要依靠进口。

  国内物流自动化装备企业加速布局

  随着国内物流需求和装备技术的提升,物流自动化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纷纷通过参股、合资和并购等方式快速切入充满机会的物流自动化装备领域。尽管国外老牌物流自动化装备品牌在国内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方面整体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国内的物流自动化装备已经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成长了一批具有研发和集成能力俱佳的优秀企业,凭借性价比和售后优势抢占市场。

  放眼未来,随着电商物流和快递行业的发展,国内龙头企业受益的同时,由于物流设备标准化、模块化的需求,以及对高速分拣、输送设备需求的爆发,提供输送、分拣标准化和模块化产品且提供输送、分拣分系统总包业务的公司也有望受益。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物流行业总体运行效率逐渐提高 景气度保持高位 头部企业正布局海外市场

我国物流行业总体运行效率逐渐提高 景气度保持高位 头部企业正布局海外市场

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枢纽与拥有庞大内需的市场,其物流业的扩张根植于深刻的宏观背景。一方面,国际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与国内消费升级浪潮,共同奠定了庞大的实物物流需求基础。另一方面,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指引下,商品流通效率被提升至新高度。多重动力驱动下,我国物流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根据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全国社会

2025年11月25日
轨道交通存量优化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稳步上量 国产化提速但高端短板仍待突破

轨道交通存量优化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稳步上量 国产化提速但高端短板仍待突破

预计我国轨道交通连接器将稳步上量,2027年市场规模达19.6亿美元,2023-2027年CAGR为4.4%,较2018-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11月23日
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 数智化探索脚步加快 市场迈向集群新时代

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 数智化探索脚步加快 市场迈向集群新时代

目前大宗商品物流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处于割裂状态,使得各方运力资源无法协同优化;货主、客户、承运方无法信息共享,物流过程无法透明化;单证无法统一互认,物流环节之间衔接不顺畅,运力资源利用率与整体作业效率低,导致大宗商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2025年11月21日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近年来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轨道发射次数达259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34小时发生一次,比2023年增加了5小时。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市场对发射服务的强劲需求。另外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全球发射服务市场收入约 186.8 亿美元,预计到 2034年将增长至 642.5 亿美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2025年11月18日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