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机场:受益国际航线占比提升 收益表现持续稳健

 导读:机场:受益国际航线占比提升 收益表现持续稳健 。机场基于其盈利模式具备收益稳定的特点,在交运板块中拥有较强防御属性。上半年整体板块的业绩表现依旧稳健,四家A股上市机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在交运各子版块中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机场建设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板块表现持续稳健,业绩稳增凸显防御属性

       机场基于其盈利模式具备收益稳定的特点,在交运板块中拥有较强防御属性。上半年整体板块的业绩表现依旧稳健,四家A股上市机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在交运各子版块中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

       图1:16H1机场板块营收、净利分别同增5.98%、10.89%

 

       从机场本身来看,整体板块连续三年延续了营收和利润增长的势头。今年上半年由于时刻紧张、恶劣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板块营收、净利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

       但整体表现依旧稳健。

       图2:板块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表现依旧稳健

 

       航空性收入与营运数据同步

       具体来看,四家机场上半年运营数据总体保持正向增长,其中上海机场受益于航站楼和跑道产能空间富裕,上半年实现旅客吞吐3204万人(+10.53%),其中国内/国际分别同增7.56%/16.54%。实现飞机起降23.44万架次(+8.04%),其中国内/国际分别同增6.32%/13.27%。货邮吞吐160万吨,同比增长1.58%。

       从今年起,白云机场每周获得196个新增时刻,上半年机场实现飞机起降 21.10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882.14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77.24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6%、 5.6%和 5.9%。虽然整体产能空间有限,但时刻数量仍有小幅提升空间由于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为避免出现大规模延误等情况,深圳机场主动调节航班数量,上半年深圳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2035.75万人,同比增长4.73%,飞机起降架次15.39万架次,同比增长2.67%,货邮吞吐量51.45万吨,同比增长7.4%。

       厦门机场受限于单跑道产能空间有限,上半年实现飞机起降8.95万架次(+2.18%);完成旅客吞吐量1107.01万人次(+2.55%),完成货邮吞吐量15.74万吨(+2.86%)。整体业务量增速在机场板块中相对较弱。

       总体来看各家机场航空性收入的增速基本与各自的航空器起降架次增速保持一致。

       上海、白云、深圳、厦门四家航空性收入分别增长12.51%、8.43%、5.67%、1.79%。

       图3:上半年四家机场运营数据表现 图4:四家机场航空性收入基本与运营数据同步

 

       从整体来看,深圳机场营收同比减少主要是源于报告期内持续整合物流业务,物流实现收入同比减少37.71%。但因去年5月份的可转债转股,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近5303.5万元。因此净利润同比增长22.11%。

       厦门港口营收同比减少主要因为报告期公司租赁和特许经营收入同比减少10.66%。通用得益于成本端的改善。最终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6.89%。

       图5:上半年四家机场财务数据表现

 

       航线结构持续优化,国际线占比显著提升从航线结构来看,伴随着航空公司大幅的国际运力投放和民航“十三五”国际航线扶持政策的利好条件。机场国际航班增速显著高于国内,国际航线的占比也迅速提升。16年上半年上海机场国际+地区航线占比提升至46.92%(15年末45.85%)

       图6:上海机场上半年国际增速显著高于国内 图7:上海机场国际航线占比持续提升

 

       厦门空港上半年国际航班增速显著高于国内,国际航线占比提升至15.19%(15年末14.54%)。国际航线占比的扩大将有力提升机场的盈利能力。

       图8:厦门空港上半年国际增速显著高于国内 图9:厦门空港国际航线占比持续提升

        当前上海机场和深圳机场的航站楼及跑的产能空间较为充足,其中上海机场航站楼设计吞吐量为6000万人/年(极限产能8000万左右)。深圳机场设计吞吐量4500万人/年(极限产能5500万左右)。两者航站楼极限产能利用率(上海75%、深圳72%)在四家机场中相对较低。其次,在上海机场四跑道、深圳机场下半年实行航空器独立离场(向南)起飞的情况下。两者跑道产能利用率也尚有空间。未来两年两家机场并没有较大的资本开支,建议持续关注。

       白云机场产能限制并不在于跑道而是在于航站楼,目前的航站楼极限产能利用率也达到了100%。但白云机场估值水平较低,防御属性较强。

       随着航空市场的持续发展,机场的盈利能力将会持续保持稳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航空货运供需结构改善 国际货运有望保持景气 行业趋向绿色、智慧、多元化

我国航空货运供需结构改善 国际货运有望保持景气 行业趋向绿色、智慧、多元化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增长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航空货运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根据数据,2012-2023年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由541.60万吨增长至735.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8%。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冷链基础设施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药品运输是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冷链基础设施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药品运输是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冷库和冷藏车的数量都在稳步增长,这给医药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 43.2万辆,较上年增长4.97万辆,同比增长12.9%;冷库总量约为 2.2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0.18亿立方,同比增长8.3%。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羽绒服行业现状:旺季价格不升反降 高端市场激战正酣

我国羽绒服行业现状:旺季价格不升反降 高端市场激战正酣

近年来,国产羽绒服品牌如波司登、鸭鸭等逐渐崛起,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例如2023年双十一,天猫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波司登高居去年双十一服饰品牌销售榜(累计商品交易总额)榜首,鸭鸭品牌跻身前五,而雪中飞品牌也排到了第七名。

2024年10月24日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风口正盛 “班列+冷链”下跨境冷链空间广阔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风口正盛 “班列+冷链”下跨境冷链空间广阔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需求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显示出市场对于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继续得到强化,仅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就已达到2.2亿吨,同比增长4.4%;总收入为2779亿元,同比增长3.4%。

2024年10月24日
冷链物流风口正盛 我国冷藏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新能源冷藏车市场表现突出

冷链物流风口正盛 我国冷藏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新能源冷藏车市场表现突出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需求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显示出市场对于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继续得到强化,仅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就已达到2.2亿吨,同比增长4.4%;总收入为2779亿元,同比增长3.4%。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销量不断攀升但渗透率仍较低 且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销量不断攀升但渗透率仍较低 且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动以及治污攻坚战打响,新能源牵引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销量不断攀升,由2019年的69辆上升至2023年的18926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6.96%。2024年上半年其销量继续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达到16007辆,相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8.62%。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铁路维修维保行业分析:高级修进入放量阶段 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我国铁路维修维保行业分析:高级修进入放量阶段 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3%,电化率为75.2%;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

2024年10月21日
格局将变!跨境电商+冷链运输赋予我国航空物流行业成长空间 中部崛起时代来临

格局将变!跨境电商+冷链运输赋予我国航空物流行业成长空间 中部崛起时代来临

其中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市场的蓬勃发展等机遇,我国航空物流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占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2年我国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为 156.5 万吨,占国内外航线总货邮运输量的比例为28.72%。到2023 年,我国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增长至 278.99 万吨,占比达到 37.94%。

2024年10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