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湖北省港口问题严重,港口整合道远路艰

  导读:湖北省港口问题严重,港口整合道远路艰。2014年7月,湖北省做出重大决策,推进长江湖北段港口整合,为此专门召开动员会,研究推进方案。但时至今日,原拟于2014年8月底成立的湖北港口集团迟迟未挂牌,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武汉港航)却横空出世,6月初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媒体公示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

参考:《中国港口建设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湖北省港口面临着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区域分割、功能布局不合理、经营分散和恶性竞争严重等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港口资源整合迫在眉睫……

  2014年7月,湖北省做出重大决策,推进长江湖北段港口整合,为此专门召开动员会,研究推进方案。但时至今日,原拟于2014年8月底成立的湖北港口集团迟迟未挂牌,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武汉港航)却横空出世,6月初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媒体公示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

  A 改头换面初心不变

  据知情人士透露,武汉港航即湖北港口集团的变称,将承担整合湖北省港口的重任,目前并未挂牌,干部人选公示后还未正式认命,办公地址、相关人员组成和架构等等更是没有确定,基本处于“空壳”状态。

  按此前提案说法,武汉港航注册资本70亿元左右,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和武汉港务集团共出资约58亿元,其他4家单位各出资3亿元左右。按照“全线整合、分步实施”原则,湖北省将率先完成鄂东南5市(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和咸宁)港口的整合,随后根据湖北省港口发展需要,适时展开更大范围的港口整合。

  2014年8月底,湖北省制定《推进湖北省长江港航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方案(送审稿)》。根据实施方案,湖北省将立足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5市现有基础条件,实现资源产权、领导体制和业务体制“三统一”,加快推进港航岸线资源整合,统一规划5市700多公里长江岸线,3—5年内形成运输能力、港口规模、港区物流后方产业园区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发展的“港口航母”。

  此前媒体曾报道,湖北省计划通过股权重组方式,整合包括湖北省级港航资产、武汉港务集团、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及湖北省东南部5个城市港航集团的国有资产。湖北省发改委指出,考虑到港口企业经营主体复杂和区域分布广泛等实际情况,先期将整合国有控股或参股港口,再由新的平台公司逐步推进对其他性质港口整合。

  港口整合将采取“股权整合+业务重整”的方式,股权整合第一步只涉及国有股权,各所属实体债权、债务关系暂不变,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港航资源的控制。同时,股权整合不影响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只涉及股东所有权变更。股权整合后的业务重组更易于操作,股权和产权清晰,便于统一管理,实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而整合重心以武汉新港投资集团为主。

  武汉新港投资集团现有国有独资、控股、参股及集体企业共13家,其中华航集团、港运集团、水运集团、大通公司、长贸公司、汇江公司等6家企业已完成整合重组,成为一家员工万余名、注册资本上亿元的华中港航物流有限公司,已经拉开内部整合的大幕。

  但港口整合进程不会太快,原因很复杂。首先面临的是股权的整合,而目前各地港口的股权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国有资本也有混合资本,运营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其次,武汉港航是省属企业,干部选拔问题酝酿太久。再次,港口整合的背后还涉及到各市话语权的争夺,沿江几个地级市意见不统一,不同城市有各自的规划,积极性不高也是主因。

  作为武汉港航的委托管理者,武汉市表态积极。武汉市政府和新港管委会曾多次赴相关地市调研,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诉求,互动频繁。黄冈、咸宁、鄂州等地方政府高层也都积极表态,但实际操作上各打自己的“小算盘”。

  B 合作才能共赢

  一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黄石港整合积极性最差,态度较为暧昧。黄石港是湖北省两个一类海港口岸之一(另一个是武汉阳逻港),整合之后,由武汉市委托管理,在招商方面,会丧失部分话语权。

  知情人士表示,黄石港每年货量不足2万TEU,地理位置在武汉下游,武汉港每月货量有7万—8万TEU,比黄石港一年货量还多。但是黄石港却不太愿意与之合作,甚至一些黄冈的集装箱也一定要去黄石港中转,服务质量也不是很好,装卸价格是整个湖北省所有港口中最高的。武汉港财力雄厚、政策利好也多,黄石港应该与武汉港进行合作。“占山为王”是港口资源的浪费,阻碍行业发展。

  据了解,黄石是先有港再建市的,黄石港务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下放地方管理后,黄石港务集团由港企部分改制而成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有码头20座,26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最大起吊能力35吨,库场面积6万平方米,装卸机械98台(套),各类船舶68艘,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460万吨。 2014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集装箱2.5万TEU,企业微利运行。

  由于黄石港务集团主要港区在中心城区,面临规划、环保的巨大压力。在港口战略转型升级方面,港口服务对象以黄石市支柱产业为主,比如大冶有色、华新水泥、新冶钢、宝钢等,这些企业现都在逐渐外迁,港口服务必需延伸服务链条,发展综合物流,进行产业升级。

  相关人士介绍,荆州港务集团也面临港口转型升级的问题,由传统装卸向综合物流发展。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提升口岸营运效能,与大企业联合发展,可以缓解融资压力,还可在货源上得到保障。荆州港务集团已引入武汉港务集团参股合建码头并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企业经营保持一定盈利。

  宜昌港务集团是香港保华集团以现金出资方式,增资重组的合资企业。尽管2014年收入达2亿元,净利润2000多万元,但与2000万吨货物吞吐量和50万TEU的码头承接能力和设计箱量相比,显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宜昌港90%的货物都是到武汉港大船转运,合作共赢尤为重要。”该人士强调。

  C 武汉新港投资做主唱

  作为整合主体的武汉新港投资集团系武汉市属国有企业,参股湖北港务集团,阳逻集装箱港是武汉新港的江北核心港。长江中上游的许多货物,经由这里通江达海,发往世界各地。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林介绍,2014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TEU,同比增长17.87%;货物吞吐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11.87%;2015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1万TEU,同比增长10.7%。目前,武汉新港已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张林日前表示,阳逻港三期工程、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等重大工程正全力推进,首批开建的4个泊位将于年底建成。三期工程建成后,将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一二期工程共同实现480万TEU年吞吐量。武汉新港集团全力统筹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及岸线资源,“加速跑”态势明显。2015年重点建设119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58.7亿元。《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和《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正有序推进,将利于港口整合后的集约经营,高效便捷,并降低物流成本。

  近日,武汉市政府明确,武汉航运交易所(武汉航交所)的筹建、运行日常事务由武汉新港管委会管理。蛰伏数年的武汉航交所即将迎来架构重组,预计9月份开门营业。武汉航交所作为长江中游唯一的航交所,武汉市一直将推进其发展作为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开展货运交易、船舶交易、航运人才、政务、商务和信息等6方面的服务,到2020年航运交易额将超100亿元,长江沿线相关的港口企业也会因此受益。

  航运专家认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航运业低迷之际,港口企业应顾全大局放弃小我,顺势而为,积极融入企业整合洪流,抱团取暖,待航运业环境转好必将大有可为。

  业内人士表示,港口跨区域整合,不是简单区域协调,而是利益再分配问题;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要真正提高效益,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港口整合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数量上的整合,而要在本质、内涵和功能上进行整合,要从根本上改善港口布局和资源结构。同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港口资源整合,还应建立港口规划和建设的长效问责制,使港口规划建设的决策符合科学规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