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湖北省港口问题严重,港口整合道远路艰

  导读:湖北省港口问题严重,港口整合道远路艰。2014年7月,湖北省做出重大决策,推进长江湖北段港口整合,为此专门召开动员会,研究推进方案。但时至今日,原拟于2014年8月底成立的湖北港口集团迟迟未挂牌,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武汉港航)却横空出世,6月初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媒体公示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

参考:《中国港口建设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湖北省港口面临着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区域分割、功能布局不合理、经营分散和恶性竞争严重等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港口资源整合迫在眉睫……

  2014年7月,湖北省做出重大决策,推进长江湖北段港口整合,为此专门召开动员会,研究推进方案。但时至今日,原拟于2014年8月底成立的湖北港口集团迟迟未挂牌,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武汉港航)却横空出世,6月初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媒体公示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

  A 改头换面初心不变

  据知情人士透露,武汉港航即湖北港口集团的变称,将承担整合湖北省港口的重任,目前并未挂牌,干部人选公示后还未正式认命,办公地址、相关人员组成和架构等等更是没有确定,基本处于“空壳”状态。

  按此前提案说法,武汉港航注册资本70亿元左右,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和武汉港务集团共出资约58亿元,其他4家单位各出资3亿元左右。按照“全线整合、分步实施”原则,湖北省将率先完成鄂东南5市(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和咸宁)港口的整合,随后根据湖北省港口发展需要,适时展开更大范围的港口整合。

  2014年8月底,湖北省制定《推进湖北省长江港航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方案(送审稿)》。根据实施方案,湖北省将立足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5市现有基础条件,实现资源产权、领导体制和业务体制“三统一”,加快推进港航岸线资源整合,统一规划5市700多公里长江岸线,3—5年内形成运输能力、港口规模、港区物流后方产业园区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发展的“港口航母”。

  此前媒体曾报道,湖北省计划通过股权重组方式,整合包括湖北省级港航资产、武汉港务集团、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及湖北省东南部5个城市港航集团的国有资产。湖北省发改委指出,考虑到港口企业经营主体复杂和区域分布广泛等实际情况,先期将整合国有控股或参股港口,再由新的平台公司逐步推进对其他性质港口整合。

  港口整合将采取“股权整合+业务重整”的方式,股权整合第一步只涉及国有股权,各所属实体债权、债务关系暂不变,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港航资源的控制。同时,股权整合不影响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只涉及股东所有权变更。股权整合后的业务重组更易于操作,股权和产权清晰,便于统一管理,实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而整合重心以武汉新港投资集团为主。

  武汉新港投资集团现有国有独资、控股、参股及集体企业共13家,其中华航集团、港运集团、水运集团、大通公司、长贸公司、汇江公司等6家企业已完成整合重组,成为一家员工万余名、注册资本上亿元的华中港航物流有限公司,已经拉开内部整合的大幕。

  但港口整合进程不会太快,原因很复杂。首先面临的是股权的整合,而目前各地港口的股权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国有资本也有混合资本,运营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其次,武汉港航是省属企业,干部选拔问题酝酿太久。再次,港口整合的背后还涉及到各市话语权的争夺,沿江几个地级市意见不统一,不同城市有各自的规划,积极性不高也是主因。

  作为武汉港航的委托管理者,武汉市表态积极。武汉市政府和新港管委会曾多次赴相关地市调研,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诉求,互动频繁。黄冈、咸宁、鄂州等地方政府高层也都积极表态,但实际操作上各打自己的“小算盘”。

  B 合作才能共赢

  一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黄石港整合积极性最差,态度较为暧昧。黄石港是湖北省两个一类海港口岸之一(另一个是武汉阳逻港),整合之后,由武汉市委托管理,在招商方面,会丧失部分话语权。

  知情人士表示,黄石港每年货量不足2万TEU,地理位置在武汉下游,武汉港每月货量有7万—8万TEU,比黄石港一年货量还多。但是黄石港却不太愿意与之合作,甚至一些黄冈的集装箱也一定要去黄石港中转,服务质量也不是很好,装卸价格是整个湖北省所有港口中最高的。武汉港财力雄厚、政策利好也多,黄石港应该与武汉港进行合作。“占山为王”是港口资源的浪费,阻碍行业发展。

  据了解,黄石是先有港再建市的,黄石港务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下放地方管理后,黄石港务集团由港企部分改制而成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有码头20座,26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最大起吊能力35吨,库场面积6万平方米,装卸机械98台(套),各类船舶68艘,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460万吨。 2014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集装箱2.5万TEU,企业微利运行。

  由于黄石港务集团主要港区在中心城区,面临规划、环保的巨大压力。在港口战略转型升级方面,港口服务对象以黄石市支柱产业为主,比如大冶有色、华新水泥、新冶钢、宝钢等,这些企业现都在逐渐外迁,港口服务必需延伸服务链条,发展综合物流,进行产业升级。

  相关人士介绍,荆州港务集团也面临港口转型升级的问题,由传统装卸向综合物流发展。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提升口岸营运效能,与大企业联合发展,可以缓解融资压力,还可在货源上得到保障。荆州港务集团已引入武汉港务集团参股合建码头并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企业经营保持一定盈利。

  宜昌港务集团是香港保华集团以现金出资方式,增资重组的合资企业。尽管2014年收入达2亿元,净利润2000多万元,但与2000万吨货物吞吐量和50万TEU的码头承接能力和设计箱量相比,显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宜昌港90%的货物都是到武汉港大船转运,合作共赢尤为重要。”该人士强调。

  C 武汉新港投资做主唱

  作为整合主体的武汉新港投资集团系武汉市属国有企业,参股湖北港务集团,阳逻集装箱港是武汉新港的江北核心港。长江中上游的许多货物,经由这里通江达海,发往世界各地。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林介绍,2014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TEU,同比增长17.87%;货物吞吐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11.87%;2015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1万TEU,同比增长10.7%。目前,武汉新港已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张林日前表示,阳逻港三期工程、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等重大工程正全力推进,首批开建的4个泊位将于年底建成。三期工程建成后,将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一二期工程共同实现480万TEU年吞吐量。武汉新港集团全力统筹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及岸线资源,“加速跑”态势明显。2015年重点建设119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58.7亿元。《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和《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正有序推进,将利于港口整合后的集约经营,高效便捷,并降低物流成本。

  近日,武汉市政府明确,武汉航运交易所(武汉航交所)的筹建、运行日常事务由武汉新港管委会管理。蛰伏数年的武汉航交所即将迎来架构重组,预计9月份开门营业。武汉航交所作为长江中游唯一的航交所,武汉市一直将推进其发展作为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开展货运交易、船舶交易、航运人才、政务、商务和信息等6方面的服务,到2020年航运交易额将超100亿元,长江沿线相关的港口企业也会因此受益。

  航运专家认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航运业低迷之际,港口企业应顾全大局放弃小我,顺势而为,积极融入企业整合洪流,抱团取暖,待航运业环境转好必将大有可为。

  业内人士表示,港口跨区域整合,不是简单区域协调,而是利益再分配问题;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要真正提高效益,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港口整合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数量上的整合,而要在本质、内涵和功能上进行整合,要从根本上改善港口布局和资源结构。同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港口资源整合,还应建立港口规划和建设的长效问责制,使港口规划建设的决策符合科学规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我国快递行业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但快递单价持续下行,无人化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在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低空经济支持政策频出,低空空域开放解决“起飞难”,而无人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支持政策频出。

2025年04月19日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动船舶凭借自身优势,成绿色船舶市场发展重点。电动船舶分为纯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按电池技术划分,目前电动船舶仍以混动HEV技术为主;但随着纯电力推进技术成熟以及政策指引,纯电动船舶占比有望提升,平均单船带电量也将不断增加。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近年得益于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虽同比也增长了4.1%;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近年来,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27年或将达到1797亿元。同时其市场规模占零担市场规模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达到9.99%。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全网快运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加盟制全网快运虽然保持主导地位,但自2020年起,其市场规模占比逐渐缩小,直营制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占比则持续提升。当前,我国

2025年04月07日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2015-2021年我国冷藏车销量不断上升,但到了2022年其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不过,自2023年起,其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6.29%。同时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9.34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49.5万辆。未来,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冷藏车行业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也是低空基础设施“设施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为通用机场行业带来庞大需求空间,通用机场数量持续增加,其中中南地区数量最多,并且各省市明确通用机场建设规划蓝图。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当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预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价格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