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最早记录于80 年代的公路收费系统的研制,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此后的十年间,我国全面跟踪国外ITS 的发展建设,随之而来的各种相关技术使得我国在卫星定位、自动导航驾驶、城市车用GPS 定位、城市车辆管理等系统逐渐建立、完善起来。二十一世纪初期电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ITS 在我国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并由此产生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现代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专项”、“汽车电子产业化专项”、“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等项目。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建设,2016 年我国新增高速公路6,000 多公里,总里程突破13 万公里。在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发展的同时,交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也有显著提高,智能交通在许多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交通建设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交通业的优先主题之一。我国在2000 年成立了全国智能运输协调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发布了《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在“十五”期间,我国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关键产品开发及示范应用,促进了以智能化交通管理为主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在公路、公交、城市等领域相继实施了大批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其中若干重大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引导了交通运输、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相关单位来参与ITS 行业建设,培养形成了我国ITS 发展研究和产业化推进的基础。

      2、科技引领智能交通发展

      通过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我国 ITS 的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从“十一五”开始,“863 计划”将现代交通技术列为一个单独的科研领域开展研究,且与科技支撑计划配合,通过开展对智能交通管理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战略产品,解决了部分制约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战略性难题。进入“十二五”以后,为了突破交通管控及安全的瓶颈技术,保障交通运力的高效安全,国家科技部在“863 计划”中,围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的要求,对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系统、车路状态感知和交互系统、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综合交通枢纽智能管控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布局。

      3、智能交通应用发展显著

      自 2008 年以来,我国结合重大活动,对智能交通关键技术进行了大范围的集成应用,包括国家高速公路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北京奥运智能交通集成系统、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远洋船舶与战略物资运送在线监测系统等。其中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收费(ETC)和服务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16 年9 月,ETC 用户接近4,000 万,29 省(区、市)ETC 专用车道13,291 条。我国的ETC 行业在2012年的市场规模仅为5.39 亿元,2015 年已达到13.22 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百分之三十。预计未来几年,我国ETC 行业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25年11月08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