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1.航道桥闸等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到位。疏港航道自2010年底建成通航以来,虽经过加大工程扫尾力度和疏港航道通航环境专项整治,但目前尚有部分浅点;盐河整治工程按计划2012年底完成,但根据目前工期推进进度,按期完成难度较大,部分S弯道、浅点很难一步到位;灌云县境内的南环桥尚未达到三级航道通航标准。
2.内河航道船闸过多、等级偏低。连云港至扬州沿线9道船闸,连云港至盐城沿线7道船闸,过多的船闸产生的费用削减了内河集装箱运输价格比较优势,连云港至淮安段航道为3级航道,相比淮安向上至扬州、太仓的2级以上航道等级偏低,且部分船闸夜间禁止通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效益。
3.内河集装箱运输货源市场开发略显不足。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内河干线航道“五改三”工程进展比较顺利。但由于内河集装箱运输尚处于发展初期,航线航班的开发、货源市场的拓展都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对近期发展的期望不能过高,对其发展困难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发展预期应有客观的推测。
四、加快连云港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内河运输对于解决道路拥挤、环境污染、高能耗和土地资源浪费的重要作用,从2009年开始,加大对连云港市内河航道的整治力度,相继对通榆河北延段、盐河进行疏浚和整治。但由于工程紧、任务重,加上资金、土地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部分航道尚存在浅点、弯道等不足,建议省、市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高等级航道网的建设与发展,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加快苏北内河航道网的建设步伐。
2.广泛宣传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比较优势。由于当前连云港市内河集装箱运输尚处于起步阶段,腹地企业对内河集装箱运输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了集装箱水运的发展。而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诸多优势,对于腹地企业而言蕴涵着极大的商机,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发展与腹地生产企业的发展之间应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通过对内河集装箱运输与公路运输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积极宣传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优势,让更多的苏北腹地企业深入了解内河集装箱运输给企业以及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使其自愿选择水路运输。
3.争取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连云港市的集装箱内河集装箱运输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支持对培育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参照扬州港、太仓港已享受省政府集装箱内河船舶船闸费用减半的优惠政策,争取省政府对于连云港市内河集装箱航线开辟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4.设立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目前由于航道船闸等级、规模及工作机制等原因,连云港市内河集装箱运输尚存在待港、堵航、碍航等现象,很难做到快捷、准点,进而影响深水海港干线集装箱运输。所以,希望省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建立相关制度,设立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凸显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优势来吸引货主弃陆走水,进而利用充足的箱源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