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商业航天“春天”到来 切忌操之过急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就在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标志着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当前全球航天技术已走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已成必然。

  中国航天技术的“商用时代”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去年发布的《航天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76%。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2016年8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航天产业基地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以及年产140颗商用卫星的能力,并有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航天产业第三极”。

  资深国资专家李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的大背景下,航天科工作为我国航天工业主体之一的中央企业,率先试水商业航天领域,在为航天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推进航天产业商业化进程方面树立了典范。

  作为首家入驻产业基地的商业航天平台公司,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公司”),将首期投资约17亿元,建设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计划2018年建成投产,预计投产运营后两年内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航天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火箭公司正在开辟的是一条国内商业公司尚未走过的路。在其国内首个纯商业发射任务中,政府未参与任何实际运营,只负责监管,而从火箭、卫星研制方到配套方、运输商、保险商都是商业公司,大家靠一纸商业合同链接在一起。此外,例如首单商业发射在发射场的收费及服务标准缺乏政策依据等诸多难题,也都需要火箭公司团队去协调克服。

  李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确地抓住了发展机遇,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大大增加了我国发展商业航天的自信心。

  无论对于公司的未来还是商业航天的未来,火箭公司董事长张镝都抱着十分看好的态度。在他看来,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和互联网企业类似,起初都是围绕基础做建设,一旦找到适合的经济模式就会实现爆发式增长。“产生独角兽企业只是时间问题。”张镝说。

  探索商业航天新蓝海

  在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看来,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价值,“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以带来7美元到14美元的回报。据推算,全球航天产业将带动产生几万亿美元的收入”。

  或许是看准了商业航天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并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为航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伴随着国家鼓励航天商业化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社会资本参与航天领域的热情高涨。未来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的环境下,我国航天商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一家军工企业负责人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从规模层面来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刚刚起步,航天企业市场化的程度、市场化航天企业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商业航天的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目前还存在如火箭运载能力、卫星系统寿命、卫星应用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中国要实现从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型,还需要在交叉融合领域尽快布局,加快交流合作。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商业航天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健全。当前我国航天数据分散在各归口部门,资源冗余、难以共享,国家级的航天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航天数据应用产业化程度不高。与此同时,军民航天资源的融合发展缺乏统筹,航天地面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也都制约着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高红卫表示,“商业航天是航天技术应用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产物,虽然我国的整体航天水平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仍有差距,但是我们应该基于现实国情着力加快航天部分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发挥政府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协调作用,不可操之过急。”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航空货运供需结构改善 国际货运有望保持景气 行业趋向绿色、智慧、多元化

我国航空货运供需结构改善 国际货运有望保持景气 行业趋向绿色、智慧、多元化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增长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航空货运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根据数据,2012-2023年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由541.60万吨增长至735.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8%。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冷链基础设施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药品运输是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冷链基础设施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药品运输是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冷库和冷藏车的数量都在稳步增长,这给医药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 43.2万辆,较上年增长4.97万辆,同比增长12.9%;冷库总量约为 2.2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0.18亿立方,同比增长8.3%。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羽绒服行业现状:旺季价格不升反降 高端市场激战正酣

我国羽绒服行业现状:旺季价格不升反降 高端市场激战正酣

近年来,国产羽绒服品牌如波司登、鸭鸭等逐渐崛起,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例如2023年双十一,天猫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波司登高居去年双十一服饰品牌销售榜(累计商品交易总额)榜首,鸭鸭品牌跻身前五,而雪中飞品牌也排到了第七名。

2024年10月24日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风口正盛 “班列+冷链”下跨境冷链空间广阔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风口正盛 “班列+冷链”下跨境冷链空间广阔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需求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显示出市场对于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继续得到强化,仅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就已达到2.2亿吨,同比增长4.4%;总收入为2779亿元,同比增长3.4%。

2024年10月24日
冷链物流风口正盛 我国冷藏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新能源冷藏车市场表现突出

冷链物流风口正盛 我国冷藏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新能源冷藏车市场表现突出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需求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显示出市场对于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继续得到强化,仅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就已达到2.2亿吨,同比增长4.4%;总收入为2779亿元,同比增长3.4%。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销量不断攀升但渗透率仍较低 且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销量不断攀升但渗透率仍较低 且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动以及治污攻坚战打响,新能源牵引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销量不断攀升,由2019年的69辆上升至2023年的18926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6.96%。2024年上半年其销量继续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达到16007辆,相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8.62%。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铁路维修维保行业分析:高级修进入放量阶段 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我国铁路维修维保行业分析:高级修进入放量阶段 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3%,电化率为75.2%;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

2024年10月21日
格局将变!跨境电商+冷链运输赋予我国航空物流行业成长空间 中部崛起时代来临

格局将变!跨境电商+冷链运输赋予我国航空物流行业成长空间 中部崛起时代来临

其中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市场的蓬勃发展等机遇,我国航空物流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占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2年我国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为 156.5 万吨,占国内外航线总货邮运输量的比例为28.72%。到2023 年,我国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增长至 278.99 万吨,占比达到 37.94%。

2024年10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