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300亿件快递之后智慧物流将成2017年新趋势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6-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产业规模调查及十三五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在2016年12月,中国2016年度的第300亿件快递诞生,这就意味着全球每年约700亿件快递量中,中国占了几乎一半。快递业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促使中国的快递业也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智慧物流被认为是2017年快递业的必然趋势,所谓智慧物流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装备与控制智能化,代替人又高于人的物流发展新模式,大幅提升效益。智慧物流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密切相关。

 

  不管是顺丰,还是菜鸟、京东物流,都在2016年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以提升现有的物流水平。无人机、仓储自动化机器人设备、自动分拣、大数据分析系统,以及信息化系统支撑等已经成为标配。

 

  顺丰:数据灯塔

 

  对于顺丰来说,在航运和冷链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信息平台,整合物流数据,打造“云端物流”。2016年,顺丰推出了“数据灯塔”,通过对顺丰内外部数据的融合,为物流业提供更智能的服务;不仅如此,顺丰还在努力打通物流公司、商家、消费者,让整个物流过程变得数字化、可视化。

 

  据了解,作为一款大数据产品服务,“数据灯塔”融合了顺丰内外部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有30万+收派员、5亿+个人用户、150万+企业用户、300万+楼盘/社区信息、10亿+电商数据以及10亿+社交网络等海量数据,覆盖全国3000个城市和地区,并覆盖3C、服装、鞋靴、母婴、美妆、生鲜、家电等多个行业。

 

  顺丰在快递行业积累最为深厚,相关数据不仅仅是用户数据,还有很多快递业的经验沉淀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如何盘活如此海量的数据,使得顺丰从一家快递公司变成一家数据公司,或许才是决定其未来的关键所在。因为不管是无人机配送还是不断增长的航空业务,这些都是在给快递业做加法,而从快递到数据,则是给传统的行业做乘法,这种转型所带来的变化将是革命性的。

 

  菜鸟网络:为智慧物流而生

 

  如果说顺丰是传统快递业的最典型代表,那么出身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从三年多以前成立伊始,所瞄准的就是智慧物流。2013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与三通一达中通、申通、圆通和韵达速递达成合作,成立菜鸟网络,总部设置在广东深圳前海,菜鸟成立时宣布,要做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保证快递在主要城市能做到次日达。

 

  2016年,菜鸟网络提出关键五张网:快递、仓配、末端、农村物流、跨境。五张网背后是菜鸟联盟利用数据把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联合起来。菜鸟网络要做的是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和协同化,为快递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建立标准,提升快递企业的服务,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达到双赢。

 

  脱胎于阿里巴巴这家互联网公司的菜鸟网络有着两方面的先天优势,一是阿里巴巴自身庞大的电商平台所孕育的海量快递订单;二是阿里巴巴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订单与新兴技术相结合,菜鸟网络正在构建一个智慧物流的生态圈。不过,菜鸟网络的重心还是在平台层,而背后快递的送达更多还是依靠平台上的快递企业来完成。

 

  京东物流:从开放到技术转型

 

  在2016年,京东物流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品牌化运作的方式全面向社会开放。这一重大战略转型也被很多快递业看作“狼来了”,因为菜鸟做的是平台的事情,并没有触及快递业的根本利益,京东物流的开放则不同。经过多年的积累,京东物流已经成为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可以提供全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还能够提供供应链金融及大数据等增值服务。

 

  不仅如此,京东物流一直以来在技术投入上也非常大,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新技术都在积极的尝试之中,除此之外,受益于京东全方位向技术转型,京东物流也将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而具体在智能物流层面,京东物流则集中在自动化运作、数据化运营、智慧化供应链三个层面。

 

  从京东自身的布局看,它与顺丰更加相像,只不过顺丰是物流起家,而京东则是电商起家,两者所走的路径几乎是殊途同归。但不管怎样,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同一个方向——智慧物流。既有智慧系统作为支撑,同时又拥有庞大的配送体系,如果说顺丰物流需要在互联网转型上有所加强,那么对于京东物流而言则要提升对物流业的深刻理解,相比较而言,扎根于京东的京东物流所面对的物流环境还是相对单一的,而快递起家的顺丰在行业经验上则更为丰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物流行业总体运行效率逐渐提高 景气度保持高位 头部企业正布局海外市场

我国物流行业总体运行效率逐渐提高 景气度保持高位 头部企业正布局海外市场

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枢纽与拥有庞大内需的市场,其物流业的扩张根植于深刻的宏观背景。一方面,国际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与国内消费升级浪潮,共同奠定了庞大的实物物流需求基础。另一方面,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指引下,商品流通效率被提升至新高度。多重动力驱动下,我国物流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根据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全国社会

2025年11月25日
轨道交通存量优化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稳步上量 国产化提速但高端短板仍待突破

轨道交通存量优化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稳步上量 国产化提速但高端短板仍待突破

预计我国轨道交通连接器将稳步上量,2027年市场规模达19.6亿美元,2023-2027年CAGR为4.4%,较2018-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11月23日
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 数智化探索脚步加快 市场迈向集群新时代

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 数智化探索脚步加快 市场迈向集群新时代

目前大宗商品物流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处于割裂状态,使得各方运力资源无法协同优化;货主、客户、承运方无法信息共享,物流过程无法透明化;单证无法统一互认,物流环节之间衔接不顺畅,运力资源利用率与整体作业效率低,导致大宗商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2025年11月21日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近年来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轨道发射次数达259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34小时发生一次,比2023年增加了5小时。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市场对发射服务的强劲需求。另外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全球发射服务市场收入约 186.8 亿美元,预计到 2034年将增长至 642.5 亿美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2025年11月18日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