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通用航空跨越发展还需加快政策细化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继在东北地区正式开展通用航空管理改革试点后,民航局近日相继下发了在华东、西北、新疆三个地区开展通用航空管理服务平台和无人机研发试飞基地建设试点、低空空域监视与服务试点、“通用航空+旅游”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通用航空试点工作。

  “从现状来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现状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航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金伟分析认为。

  首先,产业基地的布局存在较大发展风险。一些地方受短期逐利驱动,不考虑资源现状,仅通过简单合作引进、低端组装加速布局,造成落地产品单一且重复建设,产业链无序铺摊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0多个县市在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含总装生产线的园区数量超过一半,总计产能已远超需求,存在盲目投资风险。

  其次,空域开放及配套设施发展仍显滞后。一方面3000米空域未完全放开,低空空域使用流程和手续依然繁琐,监视、报告区域飞行及跨管制区飞行仍不流畅。另一方面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滞后,运营服务能力薄弱。通用机场(含临时起降点)数量刚超过300个,仅为美国的1/50;从业飞行员只有2830名,与美国的59万名相差甚远。固定运营基地和飞行服务站等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缓慢,航材、航油等严重缺乏。

  针对以上产业现状,金伟建议,要加快指导意见中相关任务的部署。在最新实施《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运营审批,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编制相应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并减化审批流程,加快通用机场建设;继续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通过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推动民用无人机合法合规飞行;加强落实产业转型升级任务措施,推动通用航空器自主研发制造。同时,加强部门协作,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发展,加强并规范行业管理。

  加快推动低空空域开放。总结以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应尽早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非管制空域开放,划设连续开放空域,在此范围内划定点状管制区域和敏感禁飞区域,实现开放空域无缝衔接、管制空域有效控制,灵活调整和使用空域。加强各部门特别是空域使用、飞行任务审批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和联系,简化并公开明确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飞行计划申请和审批(备案)程序要求,国家应急救援及突发事件处置设立绿色通道,提高通用航空运行效率。

  更加注重制造水平的提升。借助“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战略的发展机遇,对接国际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加快研制应用一批先进通用航空器、配套系统设备、通信导航等核心装备。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通过提高标准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鼓励研发生产质量忧、品牌响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

  引导地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通用机场,运用PPP模式、地方共建等方式,加快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和地面运营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固定运营服务商。支持地方简化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程序,加强军队、民航、地方协调,提高审批效率。

  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壮大通用航空产业投资。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壮大投资,应用债权、上市、基金、风投服务通用航空基础设施、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的全面发展。

  引导产业园区合理布局。按照国家制造业重点区域布局规划,以及通用航空业发展趋势和整体规模,引导产业园区结合地区实际和发展水平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近年来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轨道发射次数达259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34小时发生一次,比2023年增加了5小时。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市场对发射服务的强劲需求。另外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全球发射服务市场收入约 186.8 亿美元,预计到 2034年将增长至 642.5 亿美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2025年11月18日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25年11月08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