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图)

      一、我国铁路行业概况
      我国地域广阔,煤炭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域极不平衡,且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铁路运输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也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最适合我国地理特点、资源分布特征和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铁路运力的提升力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根据我国统计年鉴数据,1980年至2015年,我国GDP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5.40%,公路里程、民航线路里程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80%、9.90%,而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37%,不仅低于公路、民航里程增长率,更远低于GDP的复合增长率。铁路建设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图表:1980-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民航航线里程、公路里程、GDP复核增长率

      2016年统计年鉴中数据更新至2015年。

      为加快铁路建设、缓解长期以来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铁道部于2003年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快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并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大规模推进铁路线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工程。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比“十一五”末提高 32%,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3.58 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投资规模提高47%。根据2016《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将不低于 2.3 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 2.8 万亿元,力求在原规划“四横四纵”主骨架基础上建成以“八横八纵”为主骨架,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铁路交通网。“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行业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截至 2016 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 12.4 万公里,当年旅客发送量 281,405 万人,货运发送总量 333,186 万吨,运输效率居世界前列。截至 2016 年末,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5亿元,投产新线3,28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03公里。
图表:全国铁路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机车车辆购置投资及营业里程
 
      2015年开始不再区分机车车辆购置及基本建设投资。

      二、我国高速铁路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网始建于2004年,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通车。我国高速铁路网有别于欧洲和日本高速铁路,主要表现为:路网规模大,覆盖地域辽阔;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复杂多变;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客运需求层次丰富;既有线提速和跨区域高速、区域快速和城际快速铁路等不同速度级客运专线具有完全不同的运营、需求条件,需要不同的运营模式和列车装备配套。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我国高铁铁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 年至2007年,期间全国铁路五次大提速,技术上对引进的德、日、法高速动车组进行了消化吸收;第二阶段,2008 年至今,以《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为标志,高铁产业进入自主创新的阶段。依托科技部和铁道部联合开展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和“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我国已建立了以政策为指导、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以高速列车设计制造企业为龙头,联合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高速列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分工协作,突破高速列车关键技术,构建起高效的高速列车技术创新机制,使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016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2万公里,动车组保有量2,586列,较“十二五”初分别提高233.28%和296.63%。根据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南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统计预测,“十三五”期间预计增加动车组2,900列。随着高速铁路不断竣工通车,动车组数量未来仍将快速增长。
图表: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及动车组保有量
 

      三、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市场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的需求不断攀升,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众对铁路安全重要性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社会运输组织模式的日趋复杂、列车运行速度的持续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铁道部于2005年发布的《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至2020年在全路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其总体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在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运输安全、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明显作用,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2012 年铁道部颁布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指出,要大力推进铁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检测、监测、监控技术水平,扩大系统应用范围。由此,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升级和全力发展的阶段。

      铁路行车安全系统是铁路运输组织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监测系统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引进技术、技术国产化”的探索之路,发展至今已完全实现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国产化,2003年铁道部制定的《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为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自主发展建立了一套基于我国国情的标准。其中将 CTCS划分为5个等级,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CTCS-0、CTCS-1级列车控制系统应用于时速 160 公里及以下速度级别铁路区段。CTCS-2、CTCS-3 级列车控制系统应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速度级别的提速干线和高速新线。目前CTCS-0、CTCS-1级列车控制系统以LKJ系统为主,CTCS-2、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以ATP系统为主(部分CTCS-2级动车组也装有LKJ系统,但为车载记录装置),CTCS-4还未实施商业应用。
图表:个级别列车控制系统特点
 

      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巨大的安全需求为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25年11月08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技术向系统化智能跨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技术向系统化智能跨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202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34783亿元增长至37893亿元。

2025年10月21日
四大核心因素驱动 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

四大核心因素驱动 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

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庞大,是实体经济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由四大核心引擎驱动:宏观经济增长与政策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供应链柔性化变革催生了海量碎片化订单;电商消费升级推动了大件快递需求爆发;而科技赋能则成为降本增效、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力量。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与结构性机遇。

2025年10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