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高铁行业新增需求分析及市场空间预测(图)

        高铁动车组需求在十三五期间以新增需求为主。本质上,动车组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与大部分机械设备类似,具备较强的周期性,未来需求结构可拆分为新增与更新需求两部分。而现阶段,最早一批动车组在役时间仅十年,而设计寿命为二十年,因而基本不存在报废更新需求。只需考虑新增车辆购置。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高铁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基于高铁总通车里程与通车密度,来测算动车组的新增需求规模。测算方法为:高铁新增需求=(本期通车里程*通车密度-上期动车组存量)*动车组单价,其中通车里程需要同时考虑高铁里程及快铁里程,这是因为我国高铁(定义为设计或者预留时速在25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及快铁(定义为设计开行时速160—250公里的铁路)均需同行动车组。在实际铁路运营中,一列动车组可能同时既运行高铁车次(G字开头)、也运行动车车次(D字开头),可兼备高铁及快铁运输用途。

        变量一:通车里程。根据的最新统计,我国高铁2017-2020年有望新增里程9652公里、快铁新增里程4054公里。其中,2017-2018年是高铁、快铁新增里程的相对低点,两年分别新增里程2181、2737公里。而2019-2020年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通车高峰,新增里程分别为4363、4429公里。这与铁路周期规律基本吻合,铁路建设周期一般为5-6年,因而2017-2018对应的是铁路开工项目低谷的2011-2013年。如果将眼光放长,十三五期间的最后两年将有望呈现与十二五期间较为一致的冲刺现象,也就是说现阶段还处于这一轮铁路繁荣周期的左侧。

图:我国历年高铁新增通车里程数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我国历年快铁通车里程数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变量二:通车密度。从高铁客运周转量增长率出发。该数字可被分配到新线里程-动车组客座率-线路密度(已有线路新增车辆)三个维度上,也就是说,这三个变量的变动共同消化了新增的高铁客运周转量的提升。

        首先,依靠动车组客座率提升消化客运总周转量作用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单列动车组所负荷的客运量逐年提升,目前已由2008年的886万人公里/列上升到2015年的1.75亿人公里/列,并且在2013年以后增速明显放缓,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因此,更加重要的两个变量应为新线里程与线路密度。

图:越来越多的动车组车辆用于加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单列动车组的客座率上升能力有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从新线里程和线路密度来分析,2017-2018年通车密度有望进一步上升,19-20年可能小幅下降。这是基于:(1)高铁客运周转量未来几年仍将保持25%以上的增速水平。根据前文分析,高铁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渗透原有的普速与公路市场,目前未见减速迹象;(2)依赖客座率越来越困难,这是因为单列动车组负荷量已逐步触及天花板;(3)新线增速在2017-2018年放缓、19-20年大量释放。

        简单将十三五期间存量线路密度增速类比于十二五客座率增速,因为十二五期间高铁客运周转量主要由新线投产及客座率提升来承担,而十三五期间则主要由新线与存量线路密度增加来承担。2012-2015年我国客运周转量平均增速为38%,动车客座率平均增速为9%;预测2016-2018年客运周转量平均增速将降至26%,存量线路密度平均增速为5%。


图:单列动车组的客座率上升能力有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基于以上分析,得到了未来四年国内动车组需求预测值。预计2017-2020年新增动车辆数分别为2300、2850、3261、3632辆,按照8:1的比例将辆折算成列(根据历史情况而假设),未来四年将分别新增动车组288、356、408及454列。按照每列车1.6亿元的均价水平,预测每年国内动车组需求将为中车带来431、534、611及681亿的收入。

表:国内动车组新增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2015-2021年我国冷藏车销量不断上升,但到了2022年其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不过,自2023年起,其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6.29%。同时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9.34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49.5万辆。未来,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冷藏车行业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也是低空基础设施“设施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为通用机场行业带来庞大需求空间,通用机场数量持续增加,其中中南地区数量最多,并且各省市明确通用机场建设规划蓝图。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当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预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价格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2025年03月04日
电动自行车行业占据电动两轮车主导 生产端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电动自行车行业占据电动两轮车主导 生产端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 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快递驿站行业需求规模持续上升 但生存空间被挤压 未来出路在何方?

我国快递驿站行业需求规模持续上升 但生存空间被挤压 未来出路在何方?

我国快递业务量及收入规模保持增长,快递企业营业网点超20万处,并且双十一”“618”等大促活动催生大量快递件,快递驿站应需而生。而随着圆通等品牌价格战开启,我国快递驿站行业生存利润空间被挤压。不过,通过创新的盈利模式、技术应用和市场机会的挖掘,快递驿站有望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升级,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IAAS是当前最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IAAS是当前最主要细分市场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12月,55个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开行列车333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6.7亿人次,进站量16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增加0.8亿人次,增长3.2%;较2019年月均客运量增加6.8亿人次,增长34%。

2025年02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同城货运快速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个性化、差异化将是企业发展方向

多因素驱动我国同城货运快速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个性化、差异化将是企业发展方向

预计2024年,我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将突破2650亿美元。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受益于需求旺盛,市场存在供需直接匹配的结构性红利,入局的企业、平台和资本一直是在快速地增长之中,使得竞争日益激烈。

2025年0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