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现代航空材料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现状

       导读:2014年现代航空材料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现状。要实现复合材料结构高质量的超声扫描成像检测,并非易事,特别是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除了如前所述的复合材料自身的不同之处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复杂且变厚复合材料结构的高质量超声可视化成像,尤其对于那些无法实现超声穿透法检测的复合材料结构,更难解决。
      按检测对象和应用阶段,现代航空材料和结构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分为:

      ①原材料的无损检测。

      ②轻质金属结构的无损检测。

      ③复合材料无损检测。

      ④其他材料与结构无损检测。除了原材料的无损检测,其他检测几乎都是贯穿于航空结构制造、装配与服役全寿命过程。
     1 原材料的无损检测
       用于原材料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各种航空结构制造用的金属、棒、板材等的无损检测,目前针对这些原材料的无损检测,主要是利用超声检测方法。

       其中超声自动扫描检测技术已在金属棒、板材等的超声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覆盖材料不同取向的缺陷的检测,多通道检测技术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在航空应用薄壁管的无损检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所用超声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同时还应考虑缺陷取向和分布特点,检测采用相应的超声覆盖扫查方法,其中利用多通道组成复合扫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2 轻质金属结构的无损检测
       现代航空产品(这里主要指飞机和发动机)越来越追求减重,所以基于各种轻质合金材料的轻型结构,近年来在飞机和发动机上得到大量推广应用,铝合金和钛合金材料是应用较多的轻质合金材料。基于这些轻质材料航空结构的无损检测,至少包括固相焊接结构无损检测、特种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和其他轻质金属结构的无损检测。
       2.1 固相焊接无损检测
       目前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的固相焊接结构,主要包括基于扩散焊、搅拌摩擦焊和线性摩擦焊等新型焊接工艺的固相焊接结构。首先,由于固相焊接工艺及其焊缝区可能产生的焊接缺陷与传统熔焊具有迥然不同的物理和冶金组织特征;其次,不同固相焊接工艺彼此的特点不同;第三,固相焊接焊缝区缺陷具有明显的紧贴细化、取向复杂等特点。因此,固相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选择,首先必须跳出熔化焊焊缝检测的理念,例如,在良好焊接情况下,固相焊接(如扩散焊)其冶金组织与母材一致,没有明显的焊缝区。

       某企业研究的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方法、超声PUDE检测方法、超声变入射角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以及建立的固相焊接缺陷判别方法,一直在航空领域得到十分重要的应用。

       例如,上图是采用脉冲回波超声衍射法PUDE(Pulsed Ultrasonic Diffraction Echoes)在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中检出的实际焊接缺陷,如图中指示的浅颜色分布区所示。而采用X-射线和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均没有能够检出该缺陷。这主要是缺陷具有紧贴和复杂取向特点的原因。

       上图是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扫描成像方法在钛合金扩散焊中检出的实际弥散未焊合缺陷,如图白色 灰 度 分 布 所 示,成 像 区 域 大 小 为10 mm×10mm。同样,采用X-射线和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均未能检出该缺陷。这主要是由于该缺陷具有紧贴和微细的特点。

       2.2 特种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
       目前在航空领域得到推广应用的特种焊接工艺,主要包括钎焊、TLP扩散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基于这些特征焊接工艺的特种焊接结构,主要用于飞机和发动机结构的制造。因其结构较为复杂,目前较为可行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X-射线和超声两种检测方法。

       某企业通过试验使用非线性超声成像和超声LTOFD等检测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特种焊接缺陷检测能力和超声对特种焊接缺陷的检测能力,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检测效果。

       2.3 其他轻质结构的无损检测
       轻质结构还有一种制造方法,就是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成型。这种轻质结构通常在成型后都具有较为复杂的几何外形,内部缺陷的检测更要严格执行原材料无损检测进行把关。后序的加工成型过程中,则主要是采用渗透、涡流、超声等检测方法,检测这类结构在后序机械加工或者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2.3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
       在国际上也有将复合材料归类为轻质材料结构。由于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有着十分不同的内部微结构差异和成型工艺,因而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一直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个专门的研究和应用方向,特别是近20a来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呈现突飞猛进的扩大应用势头,在有些飞机型号上的应用甚至超过飞机结构重量的50%以上。

       复合材料没有中间加工过程,从结构零件的铺层制备到成型,通常只需要一个热循环过程完成。复合材料结构本身也没有厚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加上其内部呈现多界面物理结合状,因此,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与缺陷判别方法、检测要求、检测环境、检测认知、检测理念、检测仪器设备都与传统金属材料的无损检测相差甚远。

       通常需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特点,试验和制定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建立复合材料结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规范。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首先需考虑检测的分辨率、表面检测盲区、检测灵敏度以及缺陷检出能力与可检性;其次,必须考虑到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与缺陷判别的显著差异。

       从技术层面上,目前用于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X射线、声振(声阻)、激光电子剪切、红外等,其中超声检测方法的应用最为成熟和广泛。
       3.1 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是目前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的一种主要无损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70%~80%以上的复合材料结构都采用了超声检测方法。与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制造工艺、结构特征等迥然不同,故必须采用专门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检测实现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工艺规范、缺陷判据与识别方法等。必须有效解决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的分辨率和表面检测盲区,通常要求达到单个复合材料铺层厚度(hi)。对复合材料层压结构,hi≈0.13mm,其中重要且有效的技术途径是使超声检测回波信号特性达到单周。

                                                                          图 复合材料高分辨率超声C扫描结果图

       上图是采用通过高分辨超声检测方法和设备,对一位于两个铺层之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层的超声C扫描结果,此处复合材料厚度为2hi≈0.26mm,缺陷的深度hi≈0.13mm,缺陷大小为12.5mm分层,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分层缺陷的大小和分布,展现出了很好的检测分辨率。

       对航空领域大量采用的复合材料结构,必须考虑能实现工程结构件的100%扫查覆盖,尤其是解决大型复合材料结构的高效超声自动扫描可视化成像检测。因此,目前大型复合材料结构的超声无损检测已成为国际上复合材料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撑技术和发展方向。

       要实现复合材料结构高质量的超声扫描成像检测,并非易事,特别是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除了如前所述的复合材料自身的不同之处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复杂且变厚复合材料结构的高质量超声可视化成像,尤其对于那些无法实现超声穿透法检测的复合材料结构,更难解决。某企业经过20多年的持续试验研发,近年在面向复合材料结构高效超声自动扫描可视化成像方面,取得了非常骄人的自主研发成果和工程应用效果。

       下图是某企业自主研制,且列装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工业级大型复合材料结构高效超声自动扫描成像系统,检测效率比传统超声检测方法提高近20倍,有效检测范围可达6m×9m以上,具有独特的曲面自适应跟踪能力,也是继波音和空客之后的又一面向工业级的大型复合材料结构高效自动扫描成像检测系统,其中CUS-6000、MUI-2000等都是这方面非常有效的检测设备。

       大型复合材料结构高效超声自动扫描成像检测系统
       3.2 X射线检测技术
       X射线检测技术包括基于DR和CT以及胶片照相等检测方法。

       X射线方法主要是在高温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缺陷检测,泡沫填充区的检测方面有一定效果,总体上X射线不适合用于复合材料蒙皮、壁板等大多数复合材料结构的大面积检测。而很多的时候也难以有效检测复合材料结构呈现层间分布特点的缺陷。
       3.3 声振(声阻)检测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点接触耦合,廉价快捷,是目前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一种非常廉价有效的检测方 法,特 别 是 外 场 检 测 和 修 理 检 测,其 中 的Z2000、DAMI-C都是在这方面非常有效的检测仪器,而且是目前在工程上一直得到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胶接检测仪器。声振检测方法不适合检测复合材料层压结构内部缺陷。
       3.4 激光电子剪切成像方法
电子剪切成像方法是在传统激光散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直观、可视化的检测方法,采用单束光干涉,对环境和隔振要求大大降低,同时具有面积扫描和非接触特点,但仍需要加载,而且只有对那些因缺陷的存在,能够在外加负载作用下产生表面可检测到的变形或位移的应用场合才适用。因此,激光电子剪切成像在一些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胶接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适用性。下图是某企业研发的电子剪切成像仪在复合材料橡胶胶接结构方面的应用实例,从图中3D成像检测结果中可以更清晰、形象、直观地看到这些小气孔和气孔群及其分布,获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实际胶接工艺缺陷的激光电子剪切3D成像检测结果

       3.5 其他检测方法
       随着多种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外场环境条件下检测要求,红外(包括THz)、激光超声、超声显微等近年来也不断地得到发展,针对一些特定的复合材料应用案例和检测对象,目前也有了一定的验证试验和初步应用,但要达到面向复合材料工程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层面,还尚需今后从技术上不断试验、沉淀和积累以及支撑技术的发展。
       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产销分析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13-2017)》由中国报告网航空材料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航空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航空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航空材料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航空材料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冷藏车行业销量回升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突破30%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2015-2021年我国冷藏车销量不断上升,但到了2022年其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不过,自2023年起,其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6.29%。同时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9.34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49.5万辆。未来,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冷藏车行业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我国通用机场行业分析:低空经济带来庞大需求空间 各省市规划蓝图明确

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也是低空基础设施“设施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为通用机场行业带来庞大需求空间,通用机场数量持续增加,其中中南地区数量最多,并且各省市明确通用机场建设规划蓝图。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当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预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价格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2025年03月04日
电动自行车行业占据电动两轮车主导 生产端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电动自行车行业占据电动两轮车主导 生产端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 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快递驿站行业需求规模持续上升 但生存空间被挤压 未来出路在何方?

我国快递驿站行业需求规模持续上升 但生存空间被挤压 未来出路在何方?

我国快递业务量及收入规模保持增长,快递企业营业网点超20万处,并且双十一”“618”等大促活动催生大量快递件,快递驿站应需而生。而随着圆通等品牌价格战开启,我国快递驿站行业生存利润空间被挤压。不过,通过创新的盈利模式、技术应用和市场机会的挖掘,快递驿站有望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升级,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IAAS是当前最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IAAS是当前最主要细分市场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12月,55个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开行列车333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6.7亿人次,进站量16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增加0.8亿人次,增长3.2%;较2019年月均客运量增加6.8亿人次,增长34%。

2025年02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同城货运快速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个性化、差异化将是企业发展方向

多因素驱动我国同城货运快速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个性化、差异化将是企业发展方向

预计2024年,我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将突破2650亿美元。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受益于需求旺盛,市场存在供需直接匹配的结构性红利,入局的企业、平台和资本一直是在快速地增长之中,使得竞争日益激烈。

2025年0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