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影响问题。产业发展的供给问题就是要抓住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占领行业制高点,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近几年航空工业有很大发展,但是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仍然落后,在通用航空产品研发上几乎空白,集群化“军转民”的进程还很漫长。
( 一) 市场需求问题
稳定并增长的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通过对未来市场的需求预测分析发现,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缓慢增长,可持续发展有强劲的市场支撑。但是受国内市场环境不成熟、国际市场环境多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具体需求规模不确定性很大。
1. 国内市场需求。2010 年 11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政策的调整使通用航空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用通用航空飞机进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据国家民航局预测,未来 10 年通用航空产业将增长 20 倍。据调查预测,近期通用航空产业的国内需求主要集中于飞机驾照培训、低空飞行体验、公务机等方面。但是,由于发展环境困难、行业自身成长缺陷、消费观念改变等问题,通用航空的现实市场相对经济社会现实需求的滞后效应严重,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贯彻“以飞行带市场,以市场拉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发展理念,大力扶持飞行培训,巩固已有市场,完善市场体系,逐步把通用航空市场做大做强。
2. 国际市场需求。与我国类似,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都有较强的需求潜力。但是欧洲、美国、中东产油国由于经济低迷、油价下跌,需求不断萎缩,恢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以美国为例,2012 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下降 14%。国际许多通用航空企业看好中国大好商机,不遗余力采取各种手段挺进中国市场。而我国通用航空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一旦国家实施低空开放政策,允许国外通用航空企业进入国内,势必带来巨大冲击。在目前国内需求旺盛、国际需求总体低迷的情况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应立足长远,找准关键需求,真正走向市场,实现全面发展。
( 二) 产业发展供给问题
产业发展的供给问题就是要抓住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占领行业制高点,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近几年航空工业有很大发展,但是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仍然落后,在通用航空产品研发上几乎空白,集群化“军转民”的进程还很漫长。
1. 供给主动权问题。按照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规律,通用航空产品的创新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维修培训等环节是利润最大的核心环节。
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在军用、民航运输飞机设计研发的经验,加长我国在通用航空产品研发制造上的短板,牢牢掌握行业发展的主动权。要汲取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大飞机项目的历史教训,克服短期盲目合资、依靠技术引进,长期发展却被动受限的短视行为。
2. 资源整合问题。目前,我国中航工业集团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技能、资本配置、技术装备等较为合理,只要政策引导,科学整合,完全可以保证国内通用航空整机、零部件供给,并且具有一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立足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开发,承接发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转移,系统掌握通用航空飞机制造的部分关键技术和主要配套技术,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为持续供给通用航空产品与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3. 管理创新问题。由于通用航空产业辐射力强,产品制造涉及材料、机械、电子等诸多行业,受相关支撑产业影响较大,因而其供应链结构复杂、稳定性差,需要达成动态联盟、战略采购、客户关系、并行开发等先进管理共识。通用航空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难度很大,所以其协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相互结合、共同作用。
( 三) 产业发展环境问题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运营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1. 运营环境问题。一是机场问题。通用航空机场要求数量大、类型多,既有运输机场、军民合用机场,也有通用航空固定或临时机场。但是我国机场是处于国家垄断地位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服务的很少。二是油料供应问题。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航油公司没有足够人力物力经营通用航空油料市场,其独家垄断又阻断了其他企业进入航油市场的可能性。加之通用航空机场用油报批程序复杂,物流环节多,成本负担重,根本无法保证油料正常供给。三是低空空域飞行管制方式和手段落后,通用航空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建设不完善,给通航飞行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2. 政策环境问题。通用航空由于飞行空域复杂,要受到民航和空军双重管理。虽然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出台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空域规划不合理,85%左右空域用于军用,现阶段进行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距离科学的空管体系、法规体系和运营体系尚存相当差距。二是飞行计划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限制多。三是军民之间通报繁琐、复杂。
3. 市场环境问题。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虽然起步早,却是国家严格管控行业,几十年的发展没有形成一个完备、成熟的外部市场和内部运行机制。一是民航业内部对通用航空认识不足,投入不够,长期重运输航空、轻通用航空。二是许多通航企业飞机老旧,人才外流,机制不顺,动力不足,效益低下。三是外商投资、民间资本虽然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观望多,实质投资少,说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 四) 产业发展的价值链问题
通用航空产业属于高关联行业,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效益特征,其产业链由制造、运营、维修、物流、培训与其他衍生产业组成,这些产业之间互相交叉、协调运转。通用航空核心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三条产业链条,即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链、制造产业链和综合服务保障产业链。总体看,通用航空产业可在以上三个产业链上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内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1. 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链,分为旅客运输链和货物运输链两类。旅客运输链是集航空运输、旅游、酒店为一体,是在通用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中建立的产业链。货物运输链主要包括航空仓储、货运代理、货物运输、分拨包装等物流环节。
2. 通用飞机制造产业链,分为飞行器制造产业链和特种设备产业链。飞行器制造产业链包括飞行器研发、制造、维修等环节。特种设备产业链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的研发、制造、维护等环节,用户涵盖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航空油料等,如民航特种车辆、登机桥等专用设备。
3. 通用航空综合服务保障产业链,是指围绕通用航空运营业务需求而构筑的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公司运营、机场运营以及油料航材供应、地面保障服务、航空教育培训等产业。
在以上三个产业链中,通用飞机制造产业链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石。我国航空制造业基础好,工业体系完备,完全可以抓住研发制造这个龙头,从战略高度掌握产业发展命脉和主动权。
《中国民用航空装备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民用航空装备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民用航空装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民用航空装备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民用航空装备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民用航空装备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