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1级:首都机场、浦东机场、白云机场。
一类2级:虹桥、深圳、成都。
二类机场:昆明、重庆、西安、杭州、厦门、南京、郑州、武汉、青岛、乌鲁木齐、长沙、海口、三亚、天津、大连、哈尔滨、贵阳、沈阳、福州、南宁。
三类机场:除上述一、二类机场以外的民用机场。
自2010年起,我国的机场数量持续攀升,从2010年的175个上升至2016年底的 218 个,年复合增长率为 3.7%。从不同区域看,东北、东、西、中部 2016 年机场数量占比分别为10.5%、24.3%、50.5%、14.7%。与2010年相比,东北地区的机场数量由19个上升到了23个;东部地区的机场数量由46个上升到了53个;西部地区的机场数目上升幅度最大,从2010年的85个增长至2016年的110个;中部地区由25个增长至32个。西部地区机场存量与增量在所有地区中最高的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纵深辽远、各省份地域广大,陆路交通网密度小建设难度大,因而给机场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利好,西部地区客流量加大也推动了机场的发展。而东部地区相对机场数量饱和,并且其他交通方式(诸如高铁)发展较完善,推动了客运机场集中化的发展趋势。
从机场功能结构上看,民用航空通航机场的数目稳步增加,超过95%的机场具备通用航空能力。民用航空机场包括通用航空机场和民用运输机场,前者专供执行除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以外的其他飞行任务(如景点游客观光、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播撒农药等)的飞机起降。
从机场规模上看,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数量快速上升,2004-2016 年此类机场的数量由6个上升到28个,年复合增长率为13.7%;增长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也印证了机场新产能投产的规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机场建设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及投资发展趋势研究十三五报告》
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09-2016 年机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步走高,近 5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9%。经济危机造成投资额基数缩小,2010年政府扩张性经济政策推动机场建设投资额大幅上涨,机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于2011年达到了第一个高峰;随后几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放缓,又在2015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复苏出现了第二个增长高峰。下表中展示了我国主要机场的现阶段产能情况以及未来投资规划。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新跑道将于明年前半年投入使用外,剩余机场的扩建资产多数将于2020年前后释放。
注:排名为 2016 年旅客吞吐量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