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预测的不可预测性
咨询机构预测:港口吞吐量与集运正相关,因此其增速一定程度可以表征集运的需求增速。将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及2017年8月时点对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速的判断做出列示。三个口径对2016年全年的判断依次为4.6%、0.5%、2.5%(实际值),因此站在2017年8月的时点,机构对2017E、2018E全年的需求判断显得并没有那么精准可测。
咨询机构预测:港口吞吐量与集运正相关,因此其增速一定程度可以表征集运的需求增速。将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及2017年8月时点对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速的判断做出列示。三个口径对2016年全年的判断依次为4.6%、0.5%、2.5%(实际值),因此站在2017年8月的时点,机构对2017E、2018E全年的需求判断显得并没有那么精准可测。
Alphaliner不同时间点口径对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速的判断


核心看欧美线需求和VLCS(7500TEU+)供给
因此,全球视角下的供需预测显得没那么靠谱。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行业分析方法,核心是在判断欧美线的需求趋势下,主要看VLCS(7500TEU+)供给。
全球化的班轮公司,经营航线遍布全球,而各航行因航距、货量不同,需要匹配不同大小的船舶,总体来看:龙头班轮公司都将远东-欧洲、远东-美国作为核心市场,配备大型船舶。简化集运问题,核心看欧美供需:建立在上述事实的基础上,就可以把集运从预测整体供需简化为欧美线供需判断上,尤其是现货市场占比更高,运价弹性更大的欧线上。
从欧美线的运力结构来看:欧线87%运力为ULCS(10000TEU+)、97%运力为VLCS(7500TEU+);美线24%运力为ULCS(10000TEU+)、66%运力为VLCS(7500TEU+)。
从7500TEU+船舶的投放市场来看:18000TEU+船舶100%在欧;13300-18000TEU船舶96%在欧、2%在美;10000-13000TEU船舶30%在欧、29%在美;7500-10000TEU船舶10%在欧、34%在美。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港口建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从未来运力结构趋势来看:VLCS特别是ULCS在全球船队占比逐年提升,欧洲将逐步升级为20000TEU+、美线将逐步升级为10000TEU+。
供给指标:VLCS(7500TEU+)是欧美线的核心判断因素。
需求指标:欧美线需求则是由远东、北美、欧洲三地的进出口贸易决定,宏观数据是进出口贸易额、中观数据是判断舱位和箱量。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