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航空零部件市场发展历程及军用航空零部件市场需求预测。国际航空制造转包业务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航空零部件的转包已经十分普遍,转包范围不断扩大,转包金额也在快速扩张。据2014年《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统计,波音公司60%以上的零部件对外转包,空客公司也有1,5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全球27个国家。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国际航空制造转包业务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航空零部件的转包已经十分普遍,转包范围不断扩大,转包金额也在快速扩张。据2014年《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统计,波音公司60%以上的零部件对外转包,空客公司也有1,5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全球27个国家。
我国的航空制造业转包生产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在国有军工生产科研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补偿贸易的形式,我国开始逐步承接国外航空公司飞机零部件的转包项目,业务发展之初基本是“三来一补”的简单作业模式,即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备和贸易补偿,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经营,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技术和实力稳步提升。在技术封锁背景下,航空零部件国际转包制造的宝贵经验也为我国自主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内自主品牌航空器的零部件分包业务是与我国军用飞机和新舟系列、ARJ21、C919等民航飞机的发展同步发展起来的。围绕我国航空工业的产业布局,我国航空零部件分包市场形成了内部配套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有效补充的市场格局。
2005年国务院促进非公经济的“三十六条”细则的出台,《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向非公有制经济有条件开放国家垄断行业;2007年2月国防科工部《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和项目合作,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相关政策的实施为当时民营资本进入军用航空零部件领域指明了方向。上述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民营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的步伐,使之成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工信部发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促进民机、民船等典型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为民营航空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简氏防务周刊》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将新增1,200-1,500架以上的战斗机,年均增加100架以上。海通证券研究所也预测,未来20年,中国包括战斗机、运输机和轰炸机等在内的军用飞机需求约2,900架,军用航空市场规模将达到1.40万亿元(约2,290亿美元)。
目前我国主战机型概况如下:
参考歼10系列、歼20系列、运20市场销售单价范围,根据机体零部件价值占飞机总价值约30%的比例,估算我国军用飞机机体零部件采购需求,保守估计,未来10年,仅战斗机和运输机就可带来军用航空零部件市场规模1,700亿元以上。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