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我国大轮拖拉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预计2011年大轮拖市场仍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的整合和市场集中度分散同时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对新老企业都提供了发展壮大和寻觅生产空间的机会。

       2010年,在国家155亿元农机补贴资金的直接作用和8183多亿助农资金的间接影响下,农机行业又经历了一年的快速成长,其中代表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水平的大轮拖产品仍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行业整体处于良性发展阶段,规模以上企业均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大轮拖行业在新的一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发展,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事情,现就2011年大轮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政策环境向好,上升动力十足

       在国内农机产品中,没有哪一个产品比大轮拖更依赖于农业及农机补贴政策。据统计从2008年开始,国内大轮拖的项目销售比例已经超过了85%,2010年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大轮拖产品几乎全部是通过项目销售的,项目外零售已经基本停止,这是由大轮拖一直享受较高比例的补贴资金及大轮拖自身技术含量、价值高的特性决定的。每年大轮拖生产和流通企业都非常关注国家的农业政策和农机产业政策调整趋势和变化。从2010年底国家密集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如全国经济形势分析会,农业形势分析会等会议上释放的政策信号上可以清晰的看出,今年国家仍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强农惠农政策只会强化而不会削弱,另外对大轮拖有直接影响的2011年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也已经明朗,从农业部得到的信息,2011年农机补贴金额很有可能达到180亿元,前期110亿元已经下拨到各省市,并且从元月份已经开始执行,从时间上看,比2010年整整提前了五个月。充足的补贴资金的保障和项目操作时间的提前,可以增强用户购机的积极性,消除观望心理,将会避免2010年那样错过春季销售旺季的情形。所以从补贴政策对农机的直接影响因素看,今年大轮拖需求仍将保持高位的水平。另外根据《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在今后10年内我国农机总动力将增加3.8亿kW,达到12亿kW,耕种收综合水平增加13个百分点,达到65%的水平,要实现这些目标,前景光明,但困难也很大,所以需要国家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包括整个行业内各种经营主体奋勇前行,共同努力。

       二、需求仍然强劲,总量高位运行

       从现实和潜在需求来看,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从农村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农村四分之三的壮年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带来的是劳动成本与生产成本的上涨,农业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急需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所以今后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2010年全国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依赖农业机械的新阶段,之后农业生产中人力蓄力的比例将会迅速减少,机械化水平将迅速提高,从而带来对农机产品的大量需求。如果说2010年是农业机械和人力蓄力的分水岭,那么2011年是开启历史新的一页的一年,是充满期待的一年。

       2010-2015年中国拖拉机配件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土地流转、一村一品、农作物连片种植、土地深松等因素也产生对作业效率更高的大轮拖产品的旺盛需求。

       从现实的购买能力看,农民的纯收入已经连续七年获得两位数的增长,农村整体消费水平在提高,用户对耐用消费品和高价值投资品的购买能力在提高。从老用户来看,2010年通过作业也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他们的购买积极性较高,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来购买拖拉机。再加之今年大轮拖产品仍将是各地重点补贴的机型,不低于30%的补贴资金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购买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预计2011年大轮拖产品仍将有强烈的刚性需求,总量将逼近13万台,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趋势,但同比增长率趋于平缓。

       三、利润水平高,新手蜂涌加入

       拖拉机协会对41家规模农机企业2010年1-11月的经营情况统计表明,2010年行业整体收入增长了7.8%,盈利水平6%。分析近三年拖拉机行业经营情况,由于竞争的加剧,行业盈利水平在降低,但从不同马力段看,规模企业的大轮拖产品盈利水平远远高于中型拖拉机和处于亏损状况的小轮拖。据机构预测,国内排名靠前的几个大轮拖企业大轮拖业务利润在15%~25%,利润率水平远高于其它产品。资本具有天生的逐利性,大轮拖丰厚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竞争,如国内的工程机械、汽车等相关行业企业纷纷进入拖拉机行业。三年前工程机械知名企业龙工通过兼并的方式切入收获机市场,2010年生产商务车的奇瑞通过在北方和南方直接投资建厂的形式进入收获机、拖拉机竞争领域,2009年久保田在半喂入收获机取得绝对市场优势后,推出了两款大轮拖产品加入了中国本土化竞争,另外韩国LS拖拉机青岛新厂就要正式投入生产,可以说国外知名企业通过不同的形式,目前已经悉数进入了中国农机市场。预计2011年大轮拖市场仍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的整合和市场集中度分散同时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对新老企业都提供了发展壮大和寻觅生产空间的机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正式落地,明确中长期船舶脱碳路径,绿色甲醇等氢基燃料成为实现零排放的核心选择。短期内,航运业通过技术优化与运营调整虽可降低部分碳排放,但根本转型仍需依赖替代燃料规模化应用。当前,绿色甲醇在经济性与成熟度方面逐步显现优势,全球产能加速布局,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而上游燃料供应与下游船舶需求的协同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