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水路运输行业优势与劣势分析:货运量逐年增加 四重因素限制发展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作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比较适合承担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主要分为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 运输能力强。水路运输能够远洋运输大宗物品,运输的货物数量、重量都大,且能够运输的距离较长,主要用于国际贸易运输。

       (2) 成本较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大宗货物、散装货物,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3) 能耗较少。水路运输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占地很少,减少了额外资源的损耗。

       (4) 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岸带与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

       (5) 通用性较强,客货两宜。据统计,2014-2020年我国水路货运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20年我国水路货运量达76.16亿吨。同时,2014-2019年我国水路旅客运输量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水路旅客运输量达2.73亿人。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人们出行率降低,水路旅客运输量大幅减少,2020年我国水路旅客运输量为1.5亿人。

我国水路运输行业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20年我国水路货运量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4-2020年我国水路旅客运输量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二、 劣势分析

       (1) 速度慢。由于船舶平均航速较低,所以货物运输速度慢,准时性差。

       (2)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所以,水运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配合,并实行联运。且气候变化导致较大的波动性及不平衡,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3) 运输过程风险较大。航行易受突发意外等情况影响,风险较大,安全性不高。

       (4) 营运范围受限。灵活性差,受航道限制,没有天然航道就无法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劣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 运输需求是运输方式发展的基础,人们对水路运输的需求带动了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2) 在我国传统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发展面临瓶颈,为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

       (3) 近年来,我国深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交通支持系统资金上与政策上的倾斜,为水运经济的发展完善硬件设备条件,也为我国水路运输方式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未来我国水路运输行业将不断提升运输质量,同时船舶向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注重和保护水运的基础环境和自然环境,加大水路运输的管制力度。

我国水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 威胁分析

       (1) 目前,在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企业中,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且竞争激烈,具有绝对优势。中小企业想要打入市场难度较大。

       (2) 兼并与重组现象严重,服务的同质化导致了我国水路运输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形势更加激烈。而在严峻的形势下,也有大型企业不堪重负最终破产。

       (3) 未来我国水路运输行业将朝着电商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自行建立的网上订舱平台纷纷出现,节省了时间和许多中转环节,未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4) 小型水运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运输品种散乱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高油价,低运价,高工资及恶性竞争等因素制约着小型水运企业的发展。(wqq)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水路运输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2020年中国水路运输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