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冷链基础设备处于低水平初级阶段发展原因分析

      导读:冷链,主要是为保持食品(新鲜或冷冻)的品质,或其他产品(医药等)的效能,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网络,由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的立体框架组成。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冷链,主要是为保持食品(新鲜或冷冻)的品质,或其他产品(医药等)的效能,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网络,由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的立体框架组成。

      农产品冷链为代表的食品冷链作为最主要的冷链产业构成部分,从 2010 年起农产品冷链物流上升到国家政策规划层面以来,行业发展速度稳健,但整体仍处于偏低水平,在食为天的驱动因素下,产业发展能否实现跨越初级发展阶段,实现超预期增长?

      (一)为什么说冷链基础设备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冷链基础设备结构性矛盾突出,冷链产业起步阶段持续时间长。行业内部呈现竞争环境散乱、标准不一、效率低等特征。从冷链整体流通流程上,冷库结构性供需不足,人均冷库面积较低,冷藏车保有量空间巨大。

      贯穿冷链产业的“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是最终发展目标,而低水平的建设发展,会促使不符合市场竞争需求的冷链设备淘汰,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下,系统化程度高、功能齐备的冷链设备需求还将快速增长。

      冷库结构性供需有效衔接不足,短板明显


 

      在成熟的冷链物流中,冷库处于核心的位置,但国内的现状矛盾主要体现在供需有效衔接不足,基础设备短板明显。流通性、温度控制精确、节能高效的冷藏库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能解决冷库能耗的高效节能压缩机,同时也是就冷库更新需求的关键。从使用功能来看,存储性冷库建设多,适合长时间、大容量的储存,不适合短时间暂存,存取不便捷;与冷链物流相适应的流通性冷库建设少,难以满足在大中型城市、交通枢纽、人口众多和商品集中的地区食品流通供应的连续性需求。

      我国从温控情况来看,冷冻库建设较多,适合储存冻结的商品,储存时间较长,温度一般在-20℃以下,湿度在 95%左右。而温度控制精确、节能高效的冷藏库少,难以满足仅储存冷却商品(如水果、蔬菜等,适合温度保持在 0℃左右,温湿度大幅度波动的耐受力较低,冷库条件需满足果菜类商品的呼吸要求)的需求。参照《日本冷库法》中规定要求,共有 7 个等级的温度带,精细化的温度控制,提供给食物更为有效的保鲜条件:


 

      存量制冷系统所使用制冷剂本身存在缺陷,面临着更新淘汰。从存量数据来看,以氨及氟里昂由于制冷作用良好使用最为遍及,但其缺陷也限制了未来的使用推广:一方面,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新建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设施的通知(环办[2009]121 号),未来建设节能环保型冷库,不得使用含氢氯氟烃(氟利昂)制冷剂;另一方面,氨制冷剂的安全性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受到发生在吉林、上海的液氨泄漏爆炸事故,氨制冷系统受到地方政府限制。

 


      人均冷库的落后,内陆地区冷库建设的需求广阔

      从冷链全产业链上来看:冷链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大,冷链设备需求保持稳健增长。一方面,国家冷库总容量与人口情况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我国常住人口较多省份,如山东、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冷库容量居前列。在全球范围内也表现出该趋势,根据全球冷链联盟(GCCA)公布的 2016 年全球冷库容量统计数据,2016 年印度冷库容量为 1.41 亿立方米,位列全球第一。第二、三名分别为美国与我国,冷库容量分别为 1.10亿立方米和 1.07 亿立方米。


      冷库人均水平与所需要服务的人口基数不匹配,预计城市居民的需求将倒逼冷链领域的发展。根据全球冷链联盟(GCCA)数据,全球人均冷库容量为 0.2 立方米。国家与地区之间冷库容量差异极大,同时服务水平发展十分不均衡。城市化率远低于我国的印度,人均拥有冷库容量分别为 0.34 立方米,而我国人均仅为 0.14 立方米左右。

 

      另一方面,冷库容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关关系强,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与冷库建设的错配明显,市场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能够适应跨地区推广的厂商能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冷库容量整体表现出在产品销地(城市)多,而产地(农村)的少,在食品最初处理环节冷链设备贯穿不足。在容量的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以降低价格的形式进行竞争,整体收益水平的下滑,不但影响了行业持续的投入,还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仍旧偏低,与人口、经济发展的惯例并不匹配,未来成长的空间依然较大。

      在华东地区的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的近 4 成,其中山东、上海、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山东拥有365 万吨以下冷库容量,上海、江苏为 300 万吨左右的冷库容量。在容量的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以降低价格的形式进行竞争,整体收益水平的下滑,不但影响了行业持续的投入,还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


 

      冷链流通依旧不足,冷藏车向节能、轻便、小型发展

      不断加大冷藏车投入是提高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的关键,但我国冷藏车的总量和覆盖面依然不足,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2015 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 9.34 万辆,而在截至 2014 年,日本有 15 万辆,美国有 25 万辆冷藏车。按照每一百万人占有冷藏车数量计算,日本为我国的 17 倍,美国为我国的 11 倍。同时,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 0.3%左右,美国为 1%,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 2%-3%。

      市场对于节能、轻便、小型冷藏车需求显著,目前,大中型城市基本都采取了限制货运车辆进城的交通管制措施,在限制通行区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大型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无法有效保障冷链配送运行。在消费者对品质要求上升的推动下,由分销网点向消费者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蓝海市场亟待发掘,适应城市配送需求特点的节能、轻型、小型冷藏车,是解决配送限制、食品品质的重要保证。

      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比例仍旧较低,从冷链物流上来看,2010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 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 30%、50%、65%左右。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15 年,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有所提升,其中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 22%、34%、41%,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 35%、57%、69%。但是对比欧美国家冷链物流的水平,2010 年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 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 95%以上,我国冷链流通率依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