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中国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均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民用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潜力大。从上表可知,除深圳机场 2014 年、2015 年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出现下滑以外,近年来国内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均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民航客运行业发展现状与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1)我国机场类上市公司非航空性业务概况
随着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乘坐飞机出行的频率明显提高。自2000 年以来,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随着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机场非航空性业务亦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旅客行李服务,飞机勤务、航空配餐等业务规模与旅客吞吐量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尽管存在基地航空公司的竞争,但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仍保持增长;机场商业、餐饮、广告、商旅贵宾等业务直接受益于旅客吞吐量的增长,业务收入保持增长趋势。此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机场内的购物、就餐、贵宾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行为也逐步增长,非航空性业务在机场总体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目前国内已有六家机场类上市公司,该等企业虽没严格按照民航 159 号文的规定划分航空性业务与非航空性业务并披露其收入构成,且相关机场业务收入未全部纳入上市公司主体,但从下表数据可以了解国内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上表可知,除深圳机场 2014 年、2015 年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出现下滑以外,近年来国内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均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国内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经营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部分机场成立了经营非航空性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如机场集团成立了空港实业,专业经营非航空性业务;首都机场成立了广告公司,专业经营广告业务,且其业务范围已拓展到了其他机场。除自身设立的专业公司以外,机场还通过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将部分非航空性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公司,如公司将大部分机场广告业务外包给北京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将大部分机场商业、餐饮业、飞机勤务、部分停车场业务外包经营,其他机场亦存在金额较高的经营权转让收入。
(2)我国民用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潜力巨大
与发达国家民用机场相比,我国民用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潜力巨大。具体表现在: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民用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占比更大
发达国家和地区民用机场在立足航空性业务盈利的同时,也大力拓展了非航空性业务经营。如英国机场集团管理公司(BAA)2010-2012 年度,航空主业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 29%左右,而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 71%左右。亚洲地区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占比最大的是香港国际机场,非航空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 70%(数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航空机场业专题研究报告之二——从跑道走向“商业城”》)。
②我国民用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商业价值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国内机场的商业形态主要集中在普通餐饮、精品购物等方面,在娱乐活动、个人体验等方面尚有欠缺,业态的单一、品类的单调是国内机场单人次商业收入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即便停靠国际航班,国内机场免税店的档次、种类、数量也远逊于发达国家民用大型国际机场,使得国内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收入所占总体业务收入的比例仍然偏低,人均消费额与发达国家民用大型国际机场相比也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目前国内机场将非航空性业务整体独立经营情况较少,在人才专业化、经营管理经验、市场化服务意识等方面还相对薄弱,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