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氟膜材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氟膜材料又称PVDF薄膜,是由PVDF树脂原料经一定的塑料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的薄膜制品,具有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独特性能,是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前茅的优异产品。在产业链方面,氟膜材料上游主要为PVDF树脂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为包括光伏电池背板、建筑功能膜、玻璃窗膜在内的各应用领域。

氟膜材料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市场:PVDF树脂是指偏氟乙烯均聚物或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因此,无论是产能还是产量,PVDF树脂均是氟树脂中增长率最快的产品,且增长率远高于其他氟树脂产品,能够充分满足氟膜材料行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据统计,2017年国内PVDF树脂产量约为2.7万吨,2019年达到了**万吨。

2014-2019年我国PVDF树脂产量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氟膜材料行业上游市场的企业有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氟膜材料上游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竞争优势

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特种氯乙烯共聚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生产工艺优势:采用悬浮聚合生产工艺,即将氯乙烯单体和醋酸乙烯直接在水中进行聚合反应,省去了溶剂和反应液精馏回收工艺及装置,生产过程易控制

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粉末涂料专用聚酯树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年产各类聚酯树脂200000吨的生产能力

客户资源优势:长期为阿克苏诺贝尔、艾仕德,以及海尔、格力、三星、LG等高端客户提供配套服务

技术创新优势: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省名牌产品等奖励;通过ISO90011400118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专利优势:取得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有效专利62

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销售烧碱、聚氯乙烯树脂、盐酸、苯酚等

生产优势:拥有“山泉”、“双环”、“云杉”三大品牌十余种产品,生产规模为聚氯乙烯树脂3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市场:目前我国能够大规模稳定生产PVDF薄膜的企业较少,PVF薄膜和进口PVDF薄膜在国内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供应紧张,价格较高。以背板企业生产所用的氟膜原材料进行国内外对比:

国内外氟膜材料对比

氟材料

PVF薄膜

进口PVDF薄膜

国产PVDF薄膜

供应商

美国杜邦公司

法国阿科玛公司、韩国SKC公司等

福膜科技、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制膜技术

熔融挤出

流延

吹膜/流延

水汽阻隔

>15g/m2d

<4g/m2d

<4g/m2d

市场价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过,近几年企业也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一批优秀的本土氟膜材料企业崛起。目前,我国从事氟膜材料生产的企业有福膜科技、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岳集团等。

我国氟膜材料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竞争优势

福膜科技

专业从事化工新材料和特种有机功能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营产品为功能性氟膜材料(PVDF薄膜)

技术优势:拥有功能性氟膜产品核心配方以及领先的生产工艺

资质优势:已取得德国TUV认证、美国UL认证、日本JET认证和国内的CPTV认证,取得了全球市场准入资格并已展开布局

人才优势:拥有博士5人、硕士4人,其中有2人为浙江省千人计划的专家成员

客户优势:与苏州赛伍、东洋铝业、中天光伏、福斯特、乐凯胶片、台虹科技、康维明等企业展开业务合作

回天新材

主要生产高性能有机硅胶、聚氨酯胶、丙烯酸酯胶、厌氧胶等产品为代表的工程胶粘剂,同时生产汽车养护品、太阳能电池背板等新产品

生产优势:拥有年产2,000万平方米光伏背板产能,并配套建有年产900万平方米氟膜生产线,其生产的氟膜产品主要用于自身光伏背板产品的生产

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含氟聚合物物理改性和制品的研发、深加工

产品优势:已形成三大系列(含氟膜及背板、改性氟聚合物超微粉、含氟高端制品)二十余种产品

生产优势:拥有100万平米/月的含氟薄膜产能和销售

东岳集团

主要从事制造、分销及销售制冷剂、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及二氯甲烷、聚氯乙烯及烧碱等

客户资源优势:是大金、三菱、海尔、海信、格力、美的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供应商

规模优势: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第一个氟硅材料产业园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市场:我国氟膜材料行业下游主要是光伏产业、汽车与建筑装饰、锂电池等,其中光伏产业是主要应用领域。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进步,成本显著降低,光伏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为氟膜材料行业需求带来积极且促进的影响。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实现超10倍增长,2019年达到204.3GW,预计2020年将达到250GW。

2013-2020年我国光伏产业累计装机容量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目前我国氟膜材料行业下游市场上有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

我国氟膜材料下游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竞争优势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电子元器件、半导体设备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产业布局优势: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陕西西安、宁夏银川和中宁、云南丽江、保山和楚雄、江苏无锡和马来西亚古晋;单晶电池、组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江苏泰州、浙江衢州、安徽合肥和滁州、宁夏银川、山西大同和马来西亚古晋

专利优势: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190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单晶硅片、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从硅片到电池组件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营销渠道优势:产品远销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等51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等八大超级市场和电站工程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制造、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及系统装置安装;多晶铸锭、单晶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的制造;太阳能、光能技术开发等

品牌优势:连续六年被国际权威认证机构PVEL评为全球“最佳表现”组件制造商;荣获被誉为中国工业界奥斯卡的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成为全国唯一获奖的光伏企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氟膜材料市场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实现4.62%的同比增长。销售额则在2019-2022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2023年回落至1140.9亿元,较2022年下降0.9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呈现“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特征。从进口数据看,2019-2024年间,行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在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下游聚酰胺66和HDI需求强劲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己二胺行业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由2022年的66.5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37.1万吨,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其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2025年07月22日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