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石化行业高景气持续因素及产业链瓶颈分析(图)

        1.看好大炼化的三点逻辑

        2015年至今石化行业的高景气已经持续了3年,远超上一轮景气周期。仅从经验看,未来景气下滑似乎是大概率事件,那么自然也很难给估值。可就如索罗斯所言:归纳法很难创造超额价值。毕竟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即使周期在宏观上在高度相似,在微观层面也还是更有不同。具体到本轮炼化周期,我们判断高景气持续的时间就会远超以往,未来两年仍将处于高位,具体逻辑如下:

        1.石油产业链瓶颈转至炼化:历史上石化周期较短的根本原因在于,勘探资产要远重于炼化,扩产周期也要长的多,一旦需求改善,前者在供给端往往在供给端很难做出响应,自然议价能力也要强于炼化,会拿走全产业链绝大部分利润,且持续很长时间,直至新油田大量投产。但随着页岩油革命的爆发,增产只要几个月,国内炼化则由于环保和审批更为严格,普遍要4-5年才能建成,所以勘探相比炼化反而成为轻资产行业,炼化也成为了产业链新的最大瓶颈;

        2.成品油并不过剩:市场主要担忧就在于我国密集上马炼化装置,会加剧目前的成品油过剩。但就我们分析,一方面我国地炼小产能正在加速退出,合规产能也受到上下游配套不足和油品升级的制约,有效开工率并不低;另一方面未来海外新增产能很少,成品油每年供需缺口约有1000万吨要我国填补,因此19年国内开工率预计仍在80%以上,景气不会明显下滑;

        3.乙烯周期有望上行:另一个市场的担忧在于规划中的大量新增产能会导致乙烯大周期逆转,但是就我们分析,油头新增产能很少,美国气头产能进度也大幅低于预期,即使考虑到煤头的扩能,未来三年全球新增产能也只有775万吨,远低于预计的需求增量2000万吨,因此乙烯大周期不但不会终结,甚至还有望再创新高。

        2.炼化已成为石油产业链最大瓶颈

        大炼化由于投资规模上百亿、建设期5年左右,因此盈利的周期性非常强。以上海石化为例,14年还亏损7个亿,16年就盈利60个亿,波动幅度极大。可以说企业是否盈利受自身能力影响较少,主要取决于周期所处的位置。从历史上看炼化周期基本都是严格遵照朱格拉产能周期运行,完整周期在10年左右,2-3年为高景气,7-8年为不景气。而其背后的逻辑就在于炼化需求增长是连续的,供给则由于建设期长、资产重,很难逆势投资,往往都是在周期顶部呈现脉冲式变化,所以对周期的影响更大。以前高景气阶段只能持续2-3年,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我国产能投产周期短,企业投产热情高,一旦盈利好转就大规模扩张产能,届时不但自身供需关系会恶化,更重要的是会刺激对原油的需求。而原油供给端的弹性又很小,议价能力显著强于炼化,一旦出现缺口就会拿走全产业链中绝大多数利润,压制炼化周期的延续。但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全产业链最大的瓶颈已经转至炼化,相应其高景气持续时间也会长于以外周期。

        2.1为什么以前炼化周期很短?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石化产业市场竞争格局研究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上一轮炼化周期启动于03年,终端需求改善最先传导至炼化环节,由于当时产能比较紧张,所以对原油需求的拉动并不明显,主要体现为炼化自身盈利的大幅改善,相应同期乙烯价格大幅上涨,油价涨幅却不足10%。直至04年下半年炼化产能大量投放,带动了原油需求增长,其供给端又受制于投资周期过长,难以在短期做出反应,上游成为整个产业链最大的瓶颈所在,油价也进入长达几年的持续上涨,拿走了整个产业链中绝大多数利润。以至于乙烯价格涨至14000元/吨的历史高位,比现在高40%都没什么利润,本质上还是油周期过长倒逼的炼化周期变得很短。

        2.2未来炼化景气周期会很长

        相比以前,本轮油周期的扩产逻辑有了本质性变化。随着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环保严控,全球石化扩张最快的火车头中国,即使不算熄火至少也是大幅降速。以扩产效率最高的民营企业为例,也要3年左右,国企更是要5年以上。更关键的是,在电动车长期替代的威胁下,除了我国凭借投产速度快还有产能投放外,海外基本都已经没有新建产能。而上游在页岩油出现后,扩产周期大幅缩短至半年左右,相比之下炼化反而更为重资产和长周期,替代了勘探成为整个产业链最大的瓶颈所在。从整个石油产业链看,3季度油价大涨阶段,乙烯涨幅还要更大,也体现出供需相比原油更为紧张。那么展望未来,考虑到油价已经接近65美元/桶,继续上行大概率会刺激页岩油扩产,可炼化的产能集中投放却要等到19年以后。未来终端需求即使继续改善,炼化通过提升开工率传导至原油的增量需求恐怕也很有限。可见本轮炼化需求弹性比原油大,供给弹性又比原油小,与上一轮正好相反,炼化也将成为这一轮石油产业链景气复苏持续时间最长的环节。

        2.3民营大炼化将最受益超长景气

        如果石化景气如我们预期持续维持高位,对于现有产能来说可以获得很好盈利,但毕竟弹性不大,最受益的无疑还是新增产能。可是近两年大炼化虽然一直处于暴利阶段,却鲜有新产能投放,究其原因就在于上一轮国内企业的大幅扩产恰逢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成本骤降,导致行业长达10年都处于盈利低谷,企业在规划未来投资时无疑就变得非常谨慎,15-16年油价持续下跌也使得企业不敢轻易逆势投资,少数有条件扩产的企业,如镇海炼化的新项目又被PX拖累而难产。海外产能由于建设周期和成本都远超我国,投资的不确定性更大。近两年所谓的产能投放,主要来自于原有规划几年前就该建成的项目,真正的新增产能很少。因此未来全球最快的新增产能要看中国,中国则要看民企。本着先投产、先受益的原则,民营炼化应该在本轮超长景气周期中最为受益。

        2.4炼化长期ROE其实很高

        展望更长期,除了我们前文所探讨的周期性因素以外,炼化企业在一轮完整周期中的平均ROE也不低。以上海石化为例,过去10年的平均ROE为8%(剔除政策性巨亏的08年),在化工行业中还是居于较高水平,海外其他大炼化企业过去10年的平均ROE甚至还要更高。这背后也体现出炼化虽然技术非常成熟,但投资规模大,普遍要上百亿,还涉及到复杂的政府审批,特许经营的色彩浓重,因此长期盈利能力远高于一般化工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世界化工50强中有如此之多的炼化企业入围,本质上还是因为油品市场空间大,炼化的长期ROE高。

图:各石化公司过去10年平均ROE统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近些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注重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的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燃气、供热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在新兴通讯、交通、化工、核电等应用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2025年07月26日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高度分散。根据数据,国内龙头企业—金发科技市占率仅为7.86%。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改性塑料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改性塑料出口规模波动增长。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量约11.1万吨,同比增长25.3%;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额约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025年07月26日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全球草甘膦主要由中国和拜耳(孟山都)供应,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 118 万吨/年,其中美国拜耳(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产能为37 万吨/年产能,占比 31.4%;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兴发集团、福华化学、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等公司,总产能达81 万吨/年,占比68.6%。全球前四大企业草甘膦总产能达到 83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多菌灵是我国杀菌剂主要出口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杀菌剂市场向好以及巴西地区对多菌灵的禁令受到禁止,多菌灵需求及出口回暖,带动市场价格回升。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