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膜及膜技术应用行业膜分离技术介绍

导读: 2016年我国膜及膜技术应用行业膜分离技术介绍。现有的过滤分离处理技术按其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过滤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基于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而实现的分离技术。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特殊工业用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现有的过滤分离处理技术按其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过滤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基于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而实现的分离技术。 

       1)传统过滤分离技术 

       传统过滤分离技术按其作用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这类过滤技术对物料适应性强,但只能实现固液分离,或简单的大分子杂质去除,无法做到精细分离纯化。 

       ①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作用如重力,将液体中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分离。物理法主要包括蒸馏法、机械分离法和吸附法。 

       蒸馏是将水加热至沸点,气化后冷却浓缩形成水。杂质会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得以分离或形成残留物。其主要缺点是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使得操作费用昂贵;设备需要周期性维护以去除污垢和有机沉淀物,使得维护费用较高;由于上升的水蒸气可能携带微生物至冷凝器,从而造成蒸馏水的二次污染。 

       机械分离是利用自然力如压力、重力和热力分离水和杂质,其方法包括沉淀、沉积、蒸发、气浮等。其主要缺点是分离效率较低且需要大量能耗。 

       吸附是利用物质内部的分子和周围分子有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原理分离水和杂质,所以液体或固体物质的表面可以吸附其他的液体或气体,尤其是在物质表面面积很大的情况下,这种吸附力能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工业上经常利用大面积的物质进行吸附,如活性炭等。活性炭是指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很强的碳,是以煤、木材和果壳等原料,经炭化、活化和后处理而得。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成形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其主要缺点是活性炭无法去除细菌和病毒,如不能及时清理,极易被微生物寄生。 

       ②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作用,将杂质或污染物质分离、转化,化学方法主要为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与杂质或污染物质反应使之絮凝沉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如臭氧化、混凝、脱卤等。其主要缺点是在大规模应用是处理效率不高;进水可能包括不同杂质或污染物质,无法同时有效去除;反应产生的副产品可能有害。 

       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主要是基于分子量级别的精细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物质分子量不同而实现分离,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适用于产品的精制和深加工,但由于对物料预处理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与传统过滤技术结合使用,对膜材质和构型选择要求更为专业化。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料液经压力驱动通过亲水多微孔表面,大于膜孔径的物质被膜截留形成截留液,而小于膜孔径的物质透过膜形成透析液。 

 

       膜分离技术和传统分离技术相比,通常使用超滤/微滤全部或部分代替澄清、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杀菌过程,以反渗透代替蒸发、纳滤则能够使浓缩与脱盐过程同时进行。 

       和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 

       ①物理方法,无相变,无化学反应; ②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操作,能耗小; ③无须加入其他化学物质,节能原材料; ④分离效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 ⑤废液排放少,环境污染小; ⑥出水水质稳定,设备维护简单。 

       目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突出的能源消耗问题、水稀缺和水污染问题逐渐威胁到经济和社会安全,同时随着全社会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膜分离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 

       ①微滤、超滤技术 

       澄清纯化分离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微滤、超滤技术,由于其所能截留的物质直径大小分布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固液分离、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脱除色素、产品提纯、油水分离等工艺过程中。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陶瓷膜、平板膜、不锈钢膜、有机管式膜。微滤、超滤分离技术可取代传统工艺中的自然沉降、板框过滤、真空转鼓、离心机分离、溶媒萃取、树脂提纯、活性炭脱色等工艺过程。 

       ②纳滤技术 

       纳滤膜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截留那些可透过超滤的低分子有机物及重金属,同时又能透滤被反渗透截留的部分无机矿物质,使浓缩与透盐的过程同步进行,从而达到特定的分离纯化要求。浓缩提纯技术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纳滤分离技术常被用于取代传统工艺中的冷冻干燥、薄膜蒸发、离子交换除盐、树脂工艺浓缩等工艺过程。 

       ③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渗透的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因具有产水水质高、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以及纯水制备的最节能、最简便的技术。 

       MBR 技术 

       MBR 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化处理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是利用膜微孔截留的作用,将好氧或厌氧系统的活性污泥截留在反应器中,通过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延长泥龄,来提高 CODBOD 等污染因子的降解效率,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由于是经过超滤膜过滤,出水澄清,还可省却二沉池,减少废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 

       3)基于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而实现的分离技术 

       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主要是利用树脂的独特性能实现分离,如大孔树脂、凝胶树脂、活性炭、硅胶等,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是树脂和活性炭,而树脂由于种类繁多功能强,更是得到大规模应用。对于很多传统分离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树脂工艺得到有效的处理,如大多数无机盐离子的脱除或者离子态产品的纯化经常使用离子交换工艺;而对于分子结构相近、同分异构体、手性拆分产品则采用色谱分离工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近些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注重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的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燃气、供热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在新兴通讯、交通、化工、核电等应用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2025年07月26日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高度分散。根据数据,国内龙头企业—金发科技市占率仅为7.86%。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改性塑料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改性塑料出口规模波动增长。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量约11.1万吨,同比增长25.3%;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额约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025年07月26日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全球草甘膦主要由中国和拜耳(孟山都)供应,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 118 万吨/年,其中美国拜耳(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产能为37 万吨/年产能,占比 31.4%;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兴发集团、福华化学、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等公司,总产能达81 万吨/年,占比68.6%。全球前四大企业草甘膦总产能达到 83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多菌灵是我国杀菌剂主要出口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杀菌剂市场向好以及巴西地区对多菌灵的禁令受到禁止,多菌灵需求及出口回暖,带动市场价格回升。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