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月国内建筑钢材价格走势及十一月预测

进入10月后,整个建筑钢材市场依然不景气,价格阴跌态势依旧,由于库存量太大,库存的增加远超过市场的承受能力,螺纹钢、线材市场价格一直在震荡下滑。临近月末,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出现久违的全面上涨行情,其中华东、中南、华北等地区上涨幅度较大。截至26日,全国28个主要城市Ф6.5mm高线和Ф18-25mm螺纹钢平均价格分别为3440元/吨和3410元/吨,较上月末分别下跌60元/吨和80元/吨。随着市场价格转入上涨走势,国内钢厂出厂价格纷纷上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钢厂价格与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的局面。由于目前各地市场建筑钢材库存量仍处于较高水平,钢厂产量也保持较快增长,市场资源供应压力总体较大。预计下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将呈震荡运行态势。

    本次建筑钢材价格的上升源于期货的先行反弹,带动了现货市场价格启动。同时下游近期采购数量出现回升,生产企业出现了大量采购备货的情况,也是支撑钢价继续上升的重要条件。但市场现货商依然对后市表现相对谨慎,担忧进入11月后的钢铁消费淡季后,库存会重新积累,造成钢价的再次走弱。

 10月26日9月26日环比
螺纹钢(HRB335 Ф20mm)34103490-80
线材(Q235 Ф6.5mm)34403500-60

    1、产品产量

    螺纹钢8月产量环比回升,线材产量继续回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8月我国线材产量达到845.64万t,同比增长29.2%,日均产量27.28万t,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线材产量曾在6月份时达到870.65万t的历史高位,日均产量达到29.02万t。虽然线材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不过螺纹钢的产量却出现了环比回升。8月份我国螺纹钢产量为1092.29万t,同比增幅高达43.1%,且高于7月份的1043万t,但略低于6月份时的1095.27万t。我国螺纹钢的产量已经连续4个月维持在1000万t上方。

    2、进出口

    虽然建筑钢材的出口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大幅滑落,不过8月份线材的出口状况与之前几个月相比已略有改善。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8月份我国出口线材119147t,高于7月份的7万t,且为今年以来最高出口量。进口方面8月份线材进口量为46740t,要低于7月份进口的56742t。螺纹钢的进出口则出现了相反的状态,进口比7月份增长了204t至1859t,但出口却由7月份的16066t大幅下滑至8月份的9165t。建筑钢材出口情况的平淡也反映了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疲弱。

    3、表观消费

    在产量和进出口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建筑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幅继续扩大。8月份线材表观消费量为838.4万t,同比增幅达到44.83%,虽然在总量上要低于6、7月份的水平,但增幅却比6、7月份有所加快。螺纹钢的表观消费量达到1091.56万t,同比增幅45.11%,为年内最高增幅,表观消费总量仅略低于6月份的1093万t。有关专业人士预计,建筑钢材的实际消费量不会有如此高的增幅,因为其中有一部分累积成为库存。而且在钢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一些供应商出货不积极,同时一些消费企业也产生了观望心态,现货市场成交相对平淡,因此实际的消费量要低于表观消费量。

    4、产品库存

    自7月份以来我国的建筑钢材库存开始出现缓步增长态势,截至8月底全国螺纹钢库存报告为400.52万t,线材库存为127.37万t。9月初螺纹钢和线材库存分别继续增加至419.73万t和132.4万t,之后建筑钢材库存开始逐步减少,库存出现阶段性顶部。截至9月18日,我国螺纹钢库存为392.12万t,线材库存为125.08万t。

  每年库存的季节性高点出现在3月份,之后便会逐步减少,而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3月份为库存累积的过程。但是今年出现了反季节性的特征,就是8、9月份库存出现了二次高位,这对9月之后钢材市场的季节性回升形成了压力。库存的累积一般有两个原因,供应主导的库存调整和需求主导的库存调整。

    8月份库存的累积应该是供应过多导致的,因为5、6、7月份国内很多钢厂释放产能,导致供应大幅增长,不断累积为库存。从目前情况来看,供应端并没有减少迹象,那么短期内库存的降低主要原因则是需求端推动的调整,这与房地产市场的季节性特点有关。预计本轮库存降低的过程将比较短暂,因为4季度通常为消费淡季,虽然10月份状况稍好一点,但到年底后库存将会重新开始累积。库存压力的减轻不会太大。
 


    5、下游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比1-8月提高3.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7.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增幅比1-8月提高1.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7.3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4%,降幅比1-8月缩小5.5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3.3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7%,增幅比1-8月下降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214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1%;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67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83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8%。可见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房地产市场总体表现为供需两旺态势,对建筑钢材需求也较为旺盛。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各地市场建筑钢材库存量仍处于较高水平,钢厂产量也保持较快增长,市场资源供应压力总体较大。预计下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将呈震荡运行态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国内铸件总产量稳中有进,呋喃树脂需求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铸件总产量 为5190 万吨,预计 2024 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将达到 5516 万吨,同比增长6.2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2022-2023年,受海外通胀高企、欧美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和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新箱市场需求疲软,2023年仅为384万TEU。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隔膜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约为4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蓬勃发展,我国湿法隔膜出货量快速上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望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 为绿色甲醇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POP和高回弹聚醚增长快速,2024年消费量同比增长13.26%和21.30%。POP通常与通用软泡聚醚、高回弹聚醚和CASE用聚醚搭配制造海绵,主要用于软体家具、汽车、鞋服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消费者对新车型和高品质内饰的需求增加,直接推动了POP及相关聚醚消费需求增长。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聚酯瓶片是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塑料材料,具有轻量化、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全球聚酯瓶片市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聚酯瓶片逐渐成为包装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还有部分用于出口。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硫酸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市场结构及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

我国硫酸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市场结构及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在落后产能持续出清与新增产能有序投放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硫酸行业产能总体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硫酸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等。其中,硫磺制酸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其产能占比43.66%,较2023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烧碱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价差底部向上趋势明显

我国烧碱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价差底部向上趋势明显

我国烧碱消费呈现“传统支柱稳固、新兴领域崛起”状态。氧化铝是烧碱最大消费市场,2020-2024年开工率高位而库存持续去化,进入 2025 年,由于氧化铝新增产能较多,行业竞争加剧,氧化铝库存有所增加。造纸、纺织等传统行业在消费升级与环保政策倒逼下,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碱回收技术提升,维持着刚性需求。穿透到终端,新能源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