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工艺

        中国报告网讯:

        导读:目前,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主要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根据所用氯化剂的不同, 可分为氯化亚砜法、五氯化磷法、三氯化磷法和光气法等。
        对苯二甲酰氯简称 TPC 或 TCL, 别名对苯二酰二氯, 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分子式C8H4Cl2O2,外观为白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203.02,蒸汽压:0.01kPa/38℃,闪点:180℃,熔点:79~81℃,沸点:266℃,易溶于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遇水分解,主要用作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简称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1414 或 PPTA)和芳砜纶的聚合单体,此外在渗透膜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农药合成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1 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方法
        目前, 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主要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 根据所用氯化剂的不同, 可分为氯化亚砜法、五氯化磷法、三氯化磷法和光气法等。
        1.1 氯化亚砜法
        该方法是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 在少量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者吡啶的作用下与氯化亚砜(SOCl2)进行反应,再经过蒸馏得到对苯二甲酰氯。 当使用 DMF 作催化剂时,DMF 与氯化亚砜形成 Vilsmeier 试剂,进而于对苯二甲酸反应得到对苯二甲酰氯。 氯化亚砜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对苯二甲酰氯合成方法,因为其技术成熟,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杨曼丽等以对苯二甲酸为反应底物,氯化亚砜为氯化剂,在相转移催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用下制得到对苯二甲酰氯。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收率高,纯度高,产品以分离等优点,与吡啶作催化剂相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南化集团研究院黄伟等发明了一种由对苯二甲酸、氯化亚砜合成对苯二甲酰氯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对苯二甲酸、氯化亚砜为原料,在季胺盐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 70~90℃加热回流反应 4~12h,再蒸馏除去多余的氯化亚砜,减压蒸馏,收集 115~120℃(399Pa)馏分,即得纯品对苯二甲酰氯,反应生成的尾气 HCl 采用水吸收,尾气 SO2采用碱吸收。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 具有制备工艺简单, 收率高,节省能耗,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盛庆全等合成制备了既有聚醚链段又有季铵盐的新型聚合物固载相转移催化剂, 并以之用于对苯二甲酸合成对苯二甲酰氯。 考察了催化剂、氯化亚砜、甲苯等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TPA)∶n(SOCl2)∶n(PhCH3)∶n(PTC)=1∶3∶3∶0.06,反应温度 85℃,反应时间 6 h。 在该条件下,对苯二甲酰氯收率>89.6%,HPLC 法测定纯度>99.6%, 该聚合物固载相转移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6 次以上。
        2 五氯化磷法
        将对苯二甲酸和五氯化磷混合后加热熔融,与回流条件下反应至酸全部溶解为止,然后经过减压蒸馏出三氯氧磷,即可得到对苯二甲酰氯。五氯化磷法中的氯化剂五氯化磷为固体,加料比较困难,并且五氯化磷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分解放出氯化氢,影响准确计量,进而影响投料比,另外,原料间苯二甲酸也为固体,二者难以混合均匀,操作不便,因此,该方法不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3 三氯化磷法
        将对苯二甲酸悬浮于三氯化磷中, 加热三氯化磷至沸腾,在回流状态下快速搅拌,同时缓慢通入氯气,反应结束后将三氯化磷蒸馏分离,减压蒸馏收集一定温度的馏分,再经过结晶得到产品。三氯化磷法收率高,产品精制后纯度可以达到 99%以上,可以满足合成聚芳酯的质量要求, 且生成的副产物 POCl3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用于医药、合成染料以及塑料等的生产,但是,该法存在反应温度高、时间长、 工艺操作条件相对复杂, 三氯化磷和 POCl3腐蚀设备等缺点。 另外,副产物 POCl3还需要单独蒸馏出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 POCl3也为管制的剧毒品,增加了副产物的销售难度。王登奎发明了 一种制备对苯二甲酰氯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对苯二甲酸悬浮于三氯化磷中,加热三氯化磷至沸腾,在回流的状态下,快速搅拌,同时缓慢通入氯气,反应结束后将三氯氧磷蒸馏分离,然后减压蒸馏收集 131~132℃、133.3Pa 的馏分, 烘干结晶后即为所需要的对苯二甲酰氯。邓汝勤发明了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工艺。 该工艺是将对苯二甲酸和三氯化磷置于反应釜中,通过液氯搅拌反应,然后将混合液中的三氯氧磷蒸馏分离出,即可得到对苯二甲酰氯产品。本发明工艺具有的优点是:生产成本可降低 5%,生产周期可缩短 3/4, 提高工效 4 倍, 产品合成收得率可提高0.5 倍,环境污染小,操作简便。按本发明工艺所合成的对苯二甲酰氯产品的纯度为 98%~99.8%, 产品熔点为 80~82.5℃。
        4 光气法
        光气法是对苯二甲酸在催化剂 DMF 和溶剂氯苯的存在下通入光气(或者固体光气),在 90~100℃下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酰氯。 光气法工艺路线,需要专门发生光气或采购光气,光气属于剧毒产品,反应中需要使用溶剂,副产物也是气体,容易造成光气随副产物排出,对安全和防护要求非常高,另外还要增加溶剂回收装置,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太原理工大学李兴等发明了 一种邻、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是以苯二甲酸与固体光气为原料,在 1,2-二氯乙烷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催化反应,其催化反应的摩尔比为 0.5~0.9,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为原料苯二甲酸质量的0.1~0.6 倍,催化反应时间为 2~5 小时,反应温度为溶剂 1,2-二氯乙烷的回流温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的氯化亚砜、三氯氧磷和光气等,工艺条件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反应收率较高,生产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以及环保效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