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导读: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梳理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可以概括为十大亮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全社会用电量及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服务业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达52.8%,继续领跑经济增长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甲醇工业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11月19日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数据表明,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如果用季度增长曲线图标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率鲜明地呈一根直线,数字均指向6.7%,用“平稳”刻画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再恰当不过。在当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更是用了四个关键词来描述这种“平稳”,即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梳理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可以概括为十大亮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全社会用电量及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服务业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达52.8%,继续领跑经济增长;新增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三产业新登记企业占比达81.1%;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继续提高;前9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超10%,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同比提高13.3%;8、9月份,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自2013年9月以来首现正增长;城镇失业率自2013年以来首次低于5%,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就业预期目标;相关产业税收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长8%以上,收入增速跑赢GDP。

  这些经济数据亮点,除了折射中国经济在供给侧改革政策调控下,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动能更加稳定,也传递出中国经济工作会议“三去一降一补”药效的显著。如截止9月末,钢铁、煤炭完成了80%以上的“去产能”年度任务;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去库存”减少;“去杠杆、降成本”目标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成本、相关产业税收都在降低;“补短板”任务中,环保、农林、水利、基础设施等投资增速加快,“双创”、高科技、服务业、“互联网+”核心行业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三季度十大经济数据亮点也传递出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在迎来“+”大于“-”的拐点。首先,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正能量提升,“-”的负能量被政策性整合、消化,“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与精准扶贫的拉动力将成为经济主导力。其次,随着简政放权、投融资、利率汇率市场化、营改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逐步取得新进展和自贸区范围的扩大,“双创”、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全面振兴、《中国制造2025》和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将激发中国经济无限内生动力。最后,随着“一带一路”及国际产能合作的延伸,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人民币入篮SDR对中国外贸、金融的拉动作用,中国经济将更趋开放与多元,也更具活力、弹性与韧性。

  早在今年4月12日,IMF就在《世界经济展望》春季报告中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均调高0.2个百分点,与此相比,IMF却将美、日、德、韩等国增速预期下调。而随着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的发布,亚太股市应声上涨,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更预测中国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9%。可见,外部多重因素同样也在欢迎和期待中国经济增长能有力提振世界经济信心指数。

  2016年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7%,即折合经济增量5400亿美元,前三季度经济增量足以排在世界经济第21位。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依然处在复杂、脆弱的转型调整期,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防风险“五大任务”依然艰巨,相关部门、企业及13亿人民,仍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智慧、高效利用好“五大政策支柱”和各种经济工具,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十个“更加注重”,以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引领中国经济的新思想、新科技、新产品、新业态、新方式、新奇迹,让中国经济持续有力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制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煤制乙二醇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自2022年起,我国硝酸铵行业产能进入收缩通道,至2024年已降至971万吨,较2021年净减少113万吨。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清出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硝酸铵产能利用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55.42%提升至2024年的66.02%,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与此同时,行业产量总体低速增长,且自主供应能力极强,实

2025年09月30日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

2025年09月25日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近年来,我国PMMA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已突破70万吨,且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形成以万华化学、双象股份为龙头的市场格局。但行业也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国内PMMA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转型,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产能。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向高端发力、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P

2025年09月23日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全氟己酮(FK-5-1-12),作为一种兼具清洁环保、高效灭火、安全无毒等多重优势的新一代洁净气体灭火剂,正从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其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源于两大新兴市场的刚性需求:一方面,GB 50174-2023新国标的强制实施,为全氟己酮在超过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的存量改造与增量市场中打开了大门;另一方面,电化

2025年09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