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红外热成像市场 军品刚需 民用放量。目前红外热像仪应用主要分为军用与民用两大类,军用领域主要包括夜视、武器瞄具、搜索跟踪、导航等应用;民用包括车船夜视、安防反恐、消防、制程控制以及监测等应用研究机构 Maxtech International 数据显示,全球红外市场 2012~2017 年复合增速约 5%,整体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隔红外线玻璃市场竞争态势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目前红外热像仪应用主要分为军用与民用两大类,军用领域主要包括夜视、武器瞄具、搜索跟踪、导航等应用;民用包括车船夜视、安防反恐、消防、制程控制以及监测等应用研究机构 Maxtech International 数据显示,全球红外市场 2012~2017 年复合增速约 5%,整体维持稳定增长态势。当前民用市场与军用市场比例大致为 3:7,民用市场占比正逐年提升,增速高于军用市场。
图 1:全球红外热像仪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 图 2:军民市场规模“七三开” 民用占比逐年提升
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刚需依旧 继续稳步增长红外热成像设备在军事上依旧是刚需。军用领域的红外热成像系统是红外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军用红外热像仪可以使用在武器瞄准器、导弹巡航、夜间行驶和飞机起飞、着陆等,对应下游应用产品有望远镜、瞄准机枪和巡航导弹头。
表 1:红外热成像在军事上具有大量用途
图 3:军用红外热像仪领域 图 4:美军红外夜视头盔
图 5:不加红外夜视视觉效果 图 6:加入红外夜视效果
初步估算下来,我国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远景空间可达 392 亿元,潜在需求量接近 25 万台,将成为红外市场增长利基。
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成本下降推动需求,民用市场放量在即
为什么说民用市场将要放量,我们认为,汽车、智能终端应用以及监控应用将成为民用市场快速增长的三大驱动因素。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主要由 4 个商用领域驱动,分别是:汽车、监视器、低端热录像仪市场和智能手机中的红外成像功能。而在这些应用市场尚未真正启动的最根本障碍是成本。未来随着材料成本国产化后降低 50%以上,我们认为民用应用市场将快速增长。其中汽车用夜视安全驾驶应用和智能手机红外传感器将成为最快增长领域。
表 2:红外热像仪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汽车装备红外热像仪将成为潮流。夜间行车,汽车灯光的照射范围和明亮度都有限,此外还面临远光灯滥用,对于驾驶者来说相当危险。能见度差的雨雾天气的时候,驾车的危险系数也会增加。因此各大车厂纷纷研发在低能见度中看清前方的技术,红外则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种。
目前的趋势是,被动式远红外系统(红外热像仪)有望逐步替代主动式近红外系统。当前车载夜视仪分为微光夜视、主动式近红外和被动式远红外三类系统,其中微光夜视系统在完全黑暗或对头车辆大灯照射时会完全失效,因此少有汽车厂商使用。当前主流车载夜视技术分为主动式近红外系统和被动式远红外系统。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像原理和所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不同。
综合来看,被动式夜视技术探测更加精准、测距更远、适用环境更多,是车载夜视仪的理想技术。目前受成本较高的影响,被动式热像仪当前主要在高端车型上应用。当前的车载夜视系统中,高端车型除奔驰与雷克萨斯外,一般采用的都是被动式夜视仪,其中雷克萨斯目前已因主动式夜视仪效果不理想而放弃加装,我们判断被动式热像仪未来有望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
向智能终端的拓展将成为红外热像仪市场快速成长的另一驱动因素。红外热像仪配合智能终端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情况和体温,按照未来每年 1000 万台可穿戴式设备,30%的渗透率和每年 10 亿部智能手机,5%的渗透率,而最终消费电子红外热像仪价格可以下降到10 美金,则可对应的市场达到 50 亿元。智能手机市场每年拥有 10 亿部以上的出货量,智能终端的大尺寸屏幕升级更适合红外热像的成像,而各项健康医疗和智能传感需求也让红外热像仪成为智能手表等未来创新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