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疫情致印度订单转移至我国,2020年纤维母粒行业市场需求旺盛

       一、中国纤维母粒下游行业发展分析

       从纺织行业整体看,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之一,2018年对美出口额约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年出口总额的 18%。美国对加征关税将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比较优势被削弱,贸易替代情况将加剧,已加税产品对美出口额会有所下降,进而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化纤行业,影响化纤行业市场信心。

       2019 年 9 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 3 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通知,超过 400 项商品在免于加征关税之列,主要为各类仪器设备零部件、有机合成材料、日用品、化学制品、纺织品、机电设备、化工制品、钢铁制品等。

       2019 年 10 月,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美国暂停原计划 10 月 15 日对 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上调。2019 年 12 月 13 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国将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2020 年 1 月 15 日,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而从化纤产量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化纤行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2018年,中国化纤产量首次突破 5000 万吨,2019 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 5,953 万吨,创历史新高。化纤产量的提高和原液着色纤维占比的提升,使得纤维母粒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

       2020年下半年,我国国内家纺订单已经从纺织服装业上半年的“寒冬”中缓过来,迎来新一轮火爆期。

       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的“翻盘”主要是在今年下半年。数据显示,1-8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874.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1-7月加快1.3个百分点。8月当月,全国纺织品出口额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服装出口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实现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印度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产棉国,纺织收入一直是印度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但由于印度国内疫情仍较为严重,累计确诊病例位于全球第二,因此国内纺织企业难以完成正常交货。根据数据显示,印度纺织品出口自5月见底之后,尽管出现回升,但是仍未回升至以往水平。且疫情期间,对家纺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这也是近几个月我国国内家纺订单表现极佳的原因之一。

       亚洲纺服主要出口地PMI与中国出口新订单 PMI
       资料来源:wind,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纤维母粒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科技创新风险

       随着纤维母粒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化纤产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提升技术实力才能持续满足市场竞争发展的要求。未来如果不能继续保持科技创新,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对先进科技和创新产品的需求,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2.宏观经济风险 

       纤维母粒产品与下游化纤纺织行业紧密相关,终端应用领域为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外贸出口造成冲击。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进入新常态,对化纤纺织行业及终端应用领域的需求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3. 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

       2018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之一,加征关税将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比较优势被削弱,进而影响到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

       未来若中美之间或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且直接涉及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链终端行业,则有可能影响化纤、纤维母粒等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而对行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中国纤维母粒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生产是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均把开发新一代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功能性母粒受到政策关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下游纺织产业对功能化、个性化纤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目前,行业已研发出蓄能、夜光、抗老化、竹炭、远红外、彩色阻燃、抗菌、光致变、隔热、磁性、导电等十余种特种功能母粒,并仍在不断开发新的品种。未来,功能性纤维的产量和功能母粒的使用比例都将持续提升。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纤维母粒市场调研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2017-2022年我国磷肥产能持续下降,2023年起止跌回升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同时其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9.99%。从细分产品来看,2024年我国高浓度磷肥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为主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磷肥生产集中度较高。一方面,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肥生产区域高度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资源贫乏,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2.1%,且资源品位相对较差,以氦含量为0.01% -0.10%的贫氦资源为主体。长期以来,受氦气资源先天不足、提取成本高等因素限制,其自产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下游市场消费,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不过,随着我国氦气产能大幅扩张,其自产供应量也在快速增长,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由2018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NMP行业发展现状: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NMP行业发展现状: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目前,我国NMP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2022年占比达到94%。终端应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为NMP市场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在下游旺盛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NMP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NMP企业纷纷扩能扩产,使得行业迎来扩能潮,总产能不断扩张。但随着新增NMP产能大量投放,其市场供需矛盾也在逐

2025年03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