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化工行业发展趋势要点,我国化工行业经过多年迅速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快速增加,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在传统大宗石化产品领域,结构性短缺主要体 现为:产品总产能已超过国内市场需求量,但与此同时装置开工负荷较低,仍有大量产品进口,例如2012年我国有甲醇年(不包括联醇)装置开工负荷虽比前几 年有所上升,但仍没有超过60%.而同期甲醇进口量达到500万吨;聚乙烯和聚丙烯、乙二醇、聚苯乙烯、ABS、合成橡胶等石化下游产品2012年的进口 量均有所上升,其中竞争力不强的因素较突出。
一、全行业进入产业转型期
目前我国主要化工产品都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多种产品产能位居世界首位,在国际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所处工业化阶段,以及由工业化阶段所决定的需求、供给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根据国际经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原材料工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也将相应发生变化,主要是传统产业比重下降,而高端和新型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这期间将成为我国原材料工业调整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要为应对未来需求升级和产能过剩进行战略性调整。在这个转型时期,化学工业结构调整仍需进一步加快,以适应国内相关行业产业升级对化工产品提出的更高需求。
二、化工产品结构性短缺现象仍将持续
我国化工行业经过多年迅速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快速增加,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在传统大宗石化产品领域,结构性短缺主要体现为:产品总产能已超过国内市场需求量,但与此同时装置开工负荷较低,仍有大量产品进口,例如2012年我国有甲醇年(不包括联醇)装置开工负荷虽比前几年有所上升,但仍没有超过60%.而同期甲醇进口量达到500万吨;聚乙烯和聚丙烯、乙二醇、聚苯乙烯、ABS、合成橡胶等石化下游产品2012年的进口量均有所上升,其中竞争力不强的因素较突出。在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结构性短缺主要体现为:高端品种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高,部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尚处于空白。
三、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
发达国家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清洁生产。二是开发多种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和化学品的开发等。三是产品的开发重点转向技术含量高、回报率好、具有前瞻性的产品领域。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仅占1/3,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等仍然是制约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共性瓶颈。我国化学工业处在产业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产业加快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以及化工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将是发展的重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