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纯碱行业生产运行情况与2010年展望

中国报告网讯:

  内容提示:“两碱”行业主要指的是烧碱和纯碱两大行业,作为基础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領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烧碱和纯碱生产国,如何由大到强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一)2009年纯碱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1.产能、产量均保持增长
  截至2009年底,我国纯碱总产能达到2400万吨/年,约占全球纯碱总产能28%左右,全年产量达到2001.4万吨,同比增长8.7%。目前国内纯碱企业近60家,其中有山东海化、唐山三友、南化公司、青海碱业、内蒙博源、湖北宜化、天津碱厂、河南金山等8大纯碱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均超过80万吨/年,产能总和占全国总产能的50%,纯碱工业趋向子集中化和大型化成为发展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烧碱生产情况。

          2010-2015年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方向分析研究报告

  目前国内纯碱产能过剩已经凸显,随着国内纯碱装置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能力迅速增长,2009年国内纯碱的开工率约为84.2%左右,与前几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即使2008年下半年不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纯碱产能过剩也会在2009年暴露出来,目前国内富余产能近400万吨左右。

  2.出口保持增长
  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上原油价格在金融危机期间短暂走低后,迅速拉升,海运成本依然较高。此外,美国天然碱公司产量有所下滑,出口量也在降低。由于我国纯碱前几年加强出口贸易,在国外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因此2009年国内纯碱的出口情况较好,全年出口量为232.3万吨,同比增长9.1%。由于原材料价格下滑,2009年纯碱出口单价与2008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出口利润明显下降。近年来我国纯碱进出口情况见表4。

  3.价格低位振荡
  2008年四季度国内纯碱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价格开始从2000元/吨以上迅速下滑至年底1250元/吨左右,整个2009年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纯碱价格一直维持在2008年底的水平上低位震荡,进入11月份,由于原油、煤炭等基础原料价格上涨,加上出口量的增加,国内纯碱的价格开始小幅度上扬,但是上涨的力度不强,基本上还是维持在2008年低价位上运行。

  4.下游消费大户生产增幅放缓,纯碱需求增长乏力
  近年来国内纯碱产能快速扩张,与许多地区加快发展盐化工有关,但是主要是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和拉动了纯碱生产与消费,2009年国内纯碱主要下游行业产量统计情况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2009年纯碱主要下游行业生产都保持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是最大下游用户平板玻璃和氧化铝的增速明显放缓,尽管其他下游产品增速较快,但是消耗纯碱数量比例相对较小,这也是2009年纯碱价位持续走低的因素之一。

  (二)2010年纯碱行业展望
  1.产能继续增加
  鉴于2006—2008年纯碱装置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2009年国内许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拥有盐和煤资源的地区,纷纷建设纯碱装置,采用技术主要倾向于联碱法,同时河南还正在建设天然碱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国内将投产的新装置总生产能力约为300万吨左右,而且项目多集中于内陆地区。2009年11月27日工信部公布《纯碱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纯碱项目必须符合下列规模要求:氨碱厂设计能力不得小于120万吨/年,其中重质纯碱设计能力不得小于80%。联碱厂设计能力不得小于60万吨/年,其中重质纯碱设计能力不得小于60%,必须全部生产干氯化铵。该准入条件一旦得到正式实施,有望控制产能的继续增加。

  2.出口贸易缩减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是2010年国内纯碱出口仍将受到制约,预计出口量将比2009年下降30万—40万吨左右,2009年10月,印度财政部发布终裁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纯碱征收20%的特别保障措施税,将导致我国对印度纯碱出口大幅度减少;土耳其年产百万吨天然碱厂投产,由于其临近中东地区,对我国纯碱出口中东的贸易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在国际经济复苏的同时,美国天然碱的出口将会有一定幅度增加,中国纯碱出口面对的竞争加剧。

  3.产需小幅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复苏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汽车和地产业在不断发展,对玻璃的需求稳步增长;此外洗涤剂、化学工业、轻工业、化肥等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受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氧化铝的产量增长可能性较小,而且目前氧化铝溶出工艺逐渐采用烧碱替代纯碱。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10年纯碱需求量将比2009年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5%左右,由于出口有所减少,预计产量增速将保持在4%左右。

  4.市场价格将有所提高
  由于2009年主要纯碱生产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2010年企业可能会适当控制产量,加上主要原料价格上扬,预计2010年纯碱价格将有所提高,行业的整体亏损现象也将得到缓解和改善,但是不排除部分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继续处于亏损的窘境。

  5.纯碱行业实施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目前国家工信部不仅对新建纯碱装置提出一定门槛要求,同时也要求现有纯碱企业必须在2015年达到其规定要求,而且水的循环利用率高于95%,因此在纯碱行业实施循环经济,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近几年由于高纯石英砂国内供给不足,再加上下游光伏、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旺盛,使得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行。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国产高纯石英砂价格由2022年年中的5万元/吨涨至2023年3月的14万元/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初至2023年9月,高纯石英砂(内层砂)的价格由不到10万元/吨

2024年11月22日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2024年11月21日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2024年11月16日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升级生产设备,我国硅油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硅油产能107万吨,同比增长26.3%;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6.2%。预计2024年我国硅油产能将达到129万吨,产量将达到70万吨左右。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