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染料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关联系分析(图)

         染料指能使纤维、纺织品、纸张、木材、皮革等材料着色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染料能溶于水、有机溶液等溶剂形成染液,染色即染料分子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等方式从染液转移到纤维等染物的过程。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合成染料两大类,其中合成染料相对于天然染料优势明显。天然染料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分为植物染料和动物染料,分别从植物和动物中提取得到。随着印染行业的不断发展,天然染料的一系列短板逐渐暴露出来,如提取难度高、色谱不完整、工艺稳定性较差等。

         为克服天然染料的不足,自 19 世纪以来,合成染料,即人造染料逐渐发展起来。合成染料主要通过煤焦油分馏、石化初级产品加工及后续化学加工制得。相较于天然染料,合成染料具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品丰富、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印染行业绝对主流的染色品。

 
图:天然染料

 
图:合成染料

         分散染料与活化染料是两类主要的合成染料。

         合成染料种类繁多,根据化学性质、应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等类型。分散染料在染液中呈分散体状态,是唯一能应用于涤纶的染料,再加上其染色牢度高的优势,在染料市场中占据最大的份额。2014 年我国分散染料产量达 44.7 万吨,占据整个染料市场的48.76%。

         活性染料的特点为能利用其染料分子上的活性官能团与纤维等染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染色过程,可广泛应用于棉麻、粘胶等纤维素纤维以及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同时能成为一些高毒性染料的替代品,因此在染料市场中的份额仅次于分散染料。2014年我国共生产活性染料 26.8 万吨,占总产量的 29.27%。

         其他类型的染料包括主要应用于纱线、坯布等工业用布染色的硫化染料、主要用于腈纶染色的阳离子染料等,其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小。2016 年我国出口的染料产品中,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占比分别高达 53.55%和18.88%,合计贡献近 75%的出口量。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染料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表:合成染料分类

 
图:2014 年我国各类合成染料产量占比

 
图:2016 年我国各类合成染料出口量占比

         染料产业链上游主要覆盖石油化工、煤化工及无机化工行业。

         石油成分分离工艺在分散染料的合成提供苯、芳烃衍生物等原料,在活性染料的合成中则主要提供活性基团。而煤化工中的煤焦化工艺则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的合成提供了重要原料煤焦油。此外,染料的合成还需要纯碱、硝酸、反应气体等无机原料的参与。

         染料产业链中游主要涉及染料中间体制备和染料制备。

         分散染料的细分种类中以偶氮类最为常见,其制备工艺利用苯、芳烃衍生物、煤焦油等原料得到间苯二胺、对硝基苯胺衍生物,再将其与还原物进行反应得到染料产品。活性染料的制备工艺则分为母体合成与活性基团合成两大块,母体分为萘衍生物类、蒽醌类、酞菁类等多个种类,以萘衍生物类母体最为常见,其合成工艺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料,通过初步反应得到萘酚、萘胺,再通过进一步加工得到萘衍生物类母体如羟基奈磺酸类母体、氨基奈磺酸类母体、氨基羟基奈磺酸类母体。

         活性基团同样种类丰富,包括乙烯砜类、溴代丙烯酰胺、膦酸基类,其合成工艺则主要以石油化工产品作为原料。

         染料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印染行业。

         印染企业的成本构成中,染料成本占比并不大,仅10%左右。相比之下,染费、水电费等对印染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目前,印染行业的特点是中低端产能较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图:分散染料产业链

 
图:活性染料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