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润滑油需求保持稳定,废润滑油行业再生利用潜力巨大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Roab)。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润滑油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一、中国润滑油行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润滑油市场需求量为530万吨(不含白油、橡胶油、防冻液等),同比增长1.9%。从近几年市场需求量看,中国润滑油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期,稳增长的动能和潜力正在积聚,未来润滑油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2013-2017年中国润滑油需求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二、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

        2017年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如下,国内润滑油行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企,即中石油和中石化,市场份额约为50%;第二类是地方民企,占比25%;第三类为跨国公司,占比为25%。

2017年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企业部分,目前国内实力排名靠前的润滑油制造企业为昆仑润滑油和长城润滑油,其次是民企的玉柴润滑油公司和舜能润滑油公司。目前国内拥有润滑油企业约2,000余家,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行业竞争激烈。同时,外资润滑油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及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废润滑油

        废润滑油主要产生于机动车维修保养和拆解过程以及工业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废矿物油中典型的一类废油,属于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类别,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苯系物、多环芳烃等,直接丢弃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并对其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作用。另一方面,废润滑油具有较高的再生利用价值,可以通过适宜的再生技术再生为基础油、燃料油和柴油等产品。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5%,而废润滑油再生利用可直接节约石油资源。据统计,2015年我国废矿物油产生总量达到3000万t,保持年3%的稳定增长速度,到2020年其产量预计超过3500万t,其中废润滑油产生量约为500万t,废润滑油再生利用具有巨大潜力。

        四、典型废润滑油再生技术

        目前国内对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工艺主要有白土高温接触无酸再生工艺、蒸馏-糠醛精制-白土精制工艺、高温蒸馏工艺、溶剂精制工艺、薄膜蒸发、膜过滤法、蒸馏-加氢工艺等。国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主要有Kleen、Meinken、IFP、KTI、Snamprogetti、DOH、DCH、BERC和Recyclon工艺等,已经获得应用的新工艺还有超滤、离心分离、分子蒸馏、絮凝处理、溶剂精制、蒸馏-加氢等。

        1、沉淀处理工艺

        沉淀法利用水分、机械杂质不溶于油,且密度大于油的特点,采用物理的方法降低黏度等手段,将其从油中分离出来。由于废润滑油黏度较大,一般将其倒入加温沉淀设备中,加热到70~80℃后静置,加热的目的是降低废润滑油的黏度,使废润滑油中的水分、杂质沉降速度加快。加热最高温度一般不宜超过90℃,否则废润滑油会快速氧化,超过100℃会使油液中的水分沸腾,影响沉淀过程,由于润滑油的黏度在80℃随温度变化最大,超过则变化变缓,一般沉降温度在70℃左右为宜。沉淀法只能去除废润滑油中的部分水分和杂质,不能解决油液中酸性升高及氧化等问题。

        2、溶剂精制工艺

        溶剂精制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依据的原理为利用溶剂活性极性分子的选择性溶解能力,溶解废润滑油中非理想成分(如氧化物和金属化合物),并将其分离出来。溶剂精制中常用的溶剂有糠醛、苯酚和NMP。溶剂精制工艺使用的设备价廉且操作简便,溶剂无毒,可以多次回收利用,其精制得到的润滑油收率高,品质较好。溶剂精制可分为单一溶剂精制和复合溶剂精制,单一溶剂精制中,NMP具有低挥发性,无毒,对不饱和烃、芳香烃和硫化物溶解性和选择性强等特点,是良好的萃取芳香烃的溶剂。复合溶剂精制采用2种或以上溶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基于之间的缔合作用等,可明显改善非理想组分的萃取效果。此外,还可以添加适宜的有机或无机絮凝剂,以达到更好的再生效果。

        3、蒸馏工艺

        蒸馏是废润滑油再生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步。常压蒸馏主要用于脱除废机油的水分、汽油或柴油。减压蒸馏主要是脱除废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添加剂、金属盐等或用于切割基础油馏分,而且多通入水蒸气,即采用水蒸气蒸馏。废润滑油再生装置采用高真空和更低的温度,可避免润滑油馏分的热分解。薄膜蒸发法,是在真空度约500Pa的条件下,使被蒸馏的液体向下流动,经过加热的筒壁表面分散成为薄的快速运动的薄膜。其具有温度低、停留时间短和蒸发量大的优点,根据薄膜分散方式不同,可分为擦膜蒸发器、旋风式薄膜蒸发器、固定浆间隙薄膜蒸发器,其中,前2种在废润滑油再生中应用较多。分子蒸馏技术又称短程蒸馏,其具有蒸馏温度低、蒸馏时间短、蒸发效率高、分离程度高、降低高沸点的物料分离成本等优点。分子蒸馏装置具有高效传热传质的特点,其对处理物料的要求也是相当苛刻,因此在采用分子蒸馏处理废润滑油时一般要经过预处理去除机械杂质等污染物。

        4、加氢工艺

        典型蒸馏-加氢工艺技术可简述如下:1)预处理。废润滑油进入闪蒸塔去除其中的水和轻沸物,之后进入蒸馏塔中分馏为2或3个部分,汽油在塔顶被分馏。2)催化加氢。润滑油馏分与氢气充分混合,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中,该步骤去除预处理中未能完全去除的金属,也起到初步脱硫的作用,同时催化剂与润滑油的烯烃键分子和芳香烃键分子充分接触,使加氢反应快速进行,起到完全脱硫脱氮的作用。3)将加氢反应产物进行闪蒸,从塔顶分离出的未反应氢气及酸性气进入洗涤罐,氢气被洁净后循环使用;从塔底分离出的精制润滑油被送入汽提-干燥系统,经进一步脱除酸性气后,得到精制润滑油基础油。该工艺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但设备投资高,操作较复杂,且加氢条件苛刻,需要合适的氢气来源。反应温度不得高于250℃,加氢成本高,不适合小规模处理。

再生技术特点和处理效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7年6月持有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412家,其中企业数量较多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等。对各企业废润滑油处理中间环节和精制阶段采用的技术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中间处理环节采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精馏)的企业最多,占47%。有超过50%的企业没有精制工艺,采用溶剂精制的企业最多,占2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