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链方面,磷酸铁行业上游主要是磷矿及相关机械设备,下游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催化剂及陶瓷等。

1、磷酸铁产业链上游
目前,我国磷酸铁行业上游主要是磷矿,其成本占到磷酸铁生产成本的53%,而铁源成本仅占6%。与此同时,由于过去几年国内“三磷整治”叠加环保的趋严导致磷矿和磷铵的产能持续缩减,磷矿石的产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8893万吨。未来随着磷铵产能持续缩减以及动力电池汽车的磷酸铁锂需求拉动,我国磷矿石供需紧张格局将进一步加剧。


现阶段,我国磷酸铁行业产业链上游优秀企业主要包括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
企业名称 |
经营范围 |
优势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为磷矿石开采及销售,磷酸盐、磷肥、草甘膦等磷化工产品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技术优势:拥有国家认定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实验室等先进研究、检测机构,报告期内,“复杂地质条件下厚大缓倾斜磷矿体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获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黄磷和硫磺制酸能耗获全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第一名,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处于前列 |
资源与成本优势:公司地处湖北省宜昌市,是我国磷矿富集带,是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夷陵、兴山、远安三县区交界处。目前,公司磷矿石储量约2亿吨左右,同时还有部分矿山处于探矿阶段。公司目前拥有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5.21万千瓦,能够利用兴山、神农架地区的丰富水电资源为自身的化工生产提供成本相对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供应 |
||
产业链优势:公司沿产业链向上游的磷矿石开采、水力发电以及下游的化工生产和贸易纵深发展,发挥产业链不同环节业务的协同及互补效应。目前已逐渐形成具有“兴发特色”的矿电磷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 |
||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要从事化肥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拥有磷矿资源,从事磷矿采选及经营 |
生产与销售优势:云天化股份拥有13户主要的成员企业,在云南、重庆、青海等10余个省市及南美洲巴西地区建有生产基地,在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设立了销售公司 |
研究开发优势:公司拥有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云南省新型化肥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材料技术 开发中心、云天化国际植物营养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具有协同效应 的研究开发体系。2015年重点围绕磷矿采选、新型化肥及磷化工、植物营养及农化服务、工程材
料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课题研究,共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生 产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持 |
||
生产技术优势:公司在磷矿采选、硫酸、磷酸、磷酸二铵、合成氨、尿素、聚甲醛等方面拥有大型化国产化 生产技术,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率先建成国内首套聚甲醛装置、“836”国产化装置(单套装置年产80万吨硫酸、30万吨硫酸、60万吨磷酸二铵) |
2、磷酸铁产业链中游
目前,由于磷酸铁锂市场需求爆发,原料磷酸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2021年1-5月我国磷酸铁产量9.32万吨,同比大增153.4%,产能约为29.1万吨。与此同时,我国磷酸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其中市占率最大的企业是湖南雅城,拥有6万吨产能,市占率为21%,而市场集中度CR4仅为51%。

企业名称 |
经营范围 |
优势 |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
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
技术优势:公司首席科学家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轻金属及工业电化学研究所所长。曾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863”项目一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海外留英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5人,本科40余人。目前拥有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 |
生产优势:主营产品共有3种,具备年产1000吨氢氧化亚钴、年产3000吨电池级四氧化三钴、年产15000吨磷酸铁的产能 |
||
铜陵纳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是一家由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钢集团安徽天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电池级磷酸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生产优势:现建有年产50000吨磷酸铁生产线,四期年产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纳米化提升工程于2020年6月份开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3万吨项目于2021年1月份建成投产,二期5万吨项目于2021年3月份开工建设,预计6月份建成投产。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约1.3亿元,营业收入约1.3亿元,磷酸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0% |
技术优势:现有员工126人,专职高级工程师1人,兼职博士1人,科技人员16人,从事产品开发和技术改进工作。公司积极与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河北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
||
贵州安达 |
公司集研发、生产、经营磷酸铁、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为主,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
生产及技术优势:公司现具有年产高纯纳米电池级磷酸铁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4万吨/年的生产装置。2013年成立贵阳市储能电池技术研发中心, 2018年通过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9贵州制造业企业100强、2019贵州民营企业100强。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两项产品获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注册商标7个 |
3、磷酸铁产业链下游
我国磷酸铁行业下游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自2020年国家补贴政策的退坡以来,我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开始回暖,动力电池汽车的搭载快速推动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其产量增速明显增加。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92.1GWh,同比累计增长210.9%。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44.8GWh,占总产量48.7%,同比累计增长148.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47.0GWh,占总产量51.1%,同比累计增长310.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连续三个月超过三元电池,进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磷酸铁锂材料生产企业拥有的产能累计超25万吨。另外,在未来2-3年内磷酸铁锂材料将新增产能超33万吨。
生产企业 |
2020年底产能规划(万吨/年) |
新增产能(万吨/年) |
投产时间 |
国轩高科 |
4 |
/ |
|
德方纳米 |
3.5 |
8 |
2021-2023年 |
贝特瑞 |
2.8 |
3.5 |
2021年 |
湖南裕能 |
5 |
2 |
2021年 |
湖北万润 |
3 |
5 |
2021-2022年 |
重庆特瑞 |
1.5 |
1.5-2.5 |
2021-2022年 |
北大先行 |
1.4 |
/ |
|
比亚迪 |
1 |
/ |
|
安达科技 |
1 |
2 |
2021-2022年 |
江西金锂 |
0.6 |
1.2 |
2021年 |
山东丰元 |
0.5 |
0.5 |
2021年 |
斯特兰 |
0.2 |
3 |
2021-2022年 |
江西升华 |
0.2 |
5 |
2021-2023年 |
山东鑫动能 |
0.5 |
2.5 |
2021年 |
江西智锂 |
0.5 |
0.5 |
2021年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