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禁塑令、剩餐打包带动可降解塑料需求增长 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一、可降解塑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17年-2019年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颁布单位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174

科技部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全生物降解材料入围

201711

国家邮政总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门

《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

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推进快递行业资源节约以及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多项措施,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

201711

工信部

《农用薄膜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本)》

鼓励研发生产使用生物降解地膜。

20182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

《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修订)

201891日,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并相应增加了生物分解性能要求

20201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明确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0207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

《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目前,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央的具体要求发布了相关政策。根据中央要求,各地需要在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其他省市的方案将会陆续出台,加速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进程。

        二、可降解塑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人们环保意识增强

       传统的塑料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如聚乙烯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周期一般为 200 年 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界中废旧塑料的含量越来越高,塑料污染也将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于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逐渐提上日程。

       2、消费习惯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对线上服务的依赖程度增强,包括网上购物、外卖餐饮等。以外卖为例,我国外卖订单量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2018年我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订单量达到109.6亿单,同比增长96.8%。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的急速增加。一份外卖的塑料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袋、塑料碗、塑料汤勺和塑料汤杯,目前基本都使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石油基高分子塑料。根据测算,单个塑料碗和塑料饭盒的重量基本在40g-60g,环保组织“自然大学”调研发现,每份外卖平均消耗3.27个餐盒,大约产生160g塑料,按照2018年110亿外卖订单量计算,共消耗一次性餐具塑料约176万吨,考虑到外卖订单数量的强劲增长,未来外卖产生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数量将十分巨大。由于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将会导致对塑料的需求大幅增加。

       三、可降解塑料行业机会分析

       1、政策提升

         目前为止,可降解材料表现出很明显的政策驱动性特征,即世界范围内的“限塑”、“禁塑”政策逐步推动可降解材料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8年以来,海外及我国相关强制性政策不断加码,在政策驱动下行业开始进入崭新的发展快车道。根据测算,仅近期《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就有望为国内带来110万吨以上的可降级材料市场空间。未来5年,据测算,禁塑令政策落地后,仅外卖、快递、农膜三个领域未来可降解塑料需求将达到154.53万吨,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约270亿元。对比我国当下4.2万吨的市场需求量,市场增长空间达36倍。市场普遍预期,禁塑令将带来相关生产企业的订单大增,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2、剩餐打包引致需求增长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列为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特别是在餐饮消费环节,将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长效机制。近日已有多个地方的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提醒消费者适度适量点餐,并将剩餐打包带走,做到光盘不剩菜。塑料包装及一次性餐具市场体量巨大,是可降解塑料最大的应用领域。

       3、快递包装绿色化

       可降解塑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较短时间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应对“白色污染”和“海洋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总量达630亿件,且仍保持较快增速,预计到2020年有望突破700亿件。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化为可降解塑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5-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亿件)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chen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