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分析

  报告网摘要: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五省是我国新型肥料投入量前五的省份,五省总用量达到1500万吨,约占全国使用量的43%左右。另一方面,新型有机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发展速度迅猛。下文是对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肥料施用总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在所有的新型肥料中,大约45%用于粮食作物,55%用于蔬菜、经济作物和其他行业。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五省是我国新型肥料投入量前五的省份,五省总用量达到1500万吨,约占全国使用量的43%左右。另一方面,新型有机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发展速度迅猛。下文是对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分析。

  并购、重组将成新趋势

  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产业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产业并购或重组,但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已成定式,必然会引发行业内一批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危机,新型肥料行业出现并购、重组将成趋势。李继凯认为,随着我国国际产业、产能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加快,我国新型肥料产业重点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将成为趋势。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型肥料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9)》。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节水农业、减肥减药等政策引导下,一方面高效、质优、低污染、低残留的新型肥料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水肥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我国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开发优质水溶肥和高效液体类的肥料产品必将获取巨大发展空间;同时,因水肥一体化要求技术高、装备投入大,所以装备与肥料产品同步的创新销售、服务模式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李继凯指出,在 “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农资产品销售模式正受到巨大挑战与冲击,尤其是2014年以来,一些电商巨头进军全国农资销售市场,新型肥料产业在产品销售方面将出现重大变革。对于习惯于传统销售模式的厂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挑战,因此必须做好自身市场销售模式的创新,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的创新模式。

  此外,虽然目前一些协会组织存在“重组织轻服务”、“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一些企业牵头的联盟也存在“以我为主、圈地为主”的狭隘思想,但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联合同业、联动政策、跨界跨业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型肥料成资本市场投资热点

  从投资数据来分析,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实现新型肥料产业投资约130亿元,同比增长28.8%。新型肥料的热点投资领域包括水溶性肥料、商品有机肥等,重点投资地区包括新疆、江苏、河南、贵州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型肥料产业更需要实现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因此,李继凯表示,2015年的研究报告将把新型肥料产业投资作为重要关注点,也呼吁更多的投资财团看好新型肥料产业。报告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一是继续加强行业监管,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新型肥料的管理权力分属于农业部、工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多个部门,无法有效监管,打破条块分割,亟待建立部委联动管理组织;很多企业在原料利用、工业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等方面还缺少具体的规范和指导意见,因此需要组建国家产业联盟、新型肥料产业发展联盟,做好产业信息、技术、供应、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联动。

  二是结合当前国家创新创业多种政策,设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发展基金或产业技术基金,支持创新性企业特别是有竞争力和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本对产业技术研发、转移、交易等进行支持、引导。

  三是引导产业做好包括电商平台建设在内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避免重复建设、杜绝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加强新型肥料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整合,引导会员构建和谐的行业生态发展环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制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煤制乙二醇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自2022年起,我国硝酸铵行业产能进入收缩通道,至2024年已降至971万吨,较2021年净减少113万吨。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清出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硝酸铵产能利用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55.42%提升至2024年的66.02%,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与此同时,行业产量总体低速增长,且自主供应能力极强,实

2025年09月30日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

2025年09月25日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近年来,我国PMMA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已突破70万吨,且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形成以万华化学、双象股份为龙头的市场格局。但行业也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国内PMMA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转型,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产能。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向高端发力、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P

2025年09月23日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全氟己酮(FK-5-1-12),作为一种兼具清洁环保、高效灭火、安全无毒等多重优势的新一代洁净气体灭火剂,正从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其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源于两大新兴市场的刚性需求:一方面,GB 50174-2023新国标的强制实施,为全氟己酮在超过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的存量改造与增量市场中打开了大门;另一方面,电化

2025年09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