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政策利好有机肥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报告网摘要:由于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随之重视的便是生态农业。因为只有生态的农业才能生产出生态的食品。在这一方面,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上,还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国家都对此投入大量的支持。

  由于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随之重视的便是生态农业。因为只有生态的农业才能生产出生态的食品。在这一方面,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上,还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国家都对此投入大量的支持。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突出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对此,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理事长符纯华在会议中分析,一号文件政策标志着“严重透支土地资源和产能发展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且“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用”的有机肥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有机肥产品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低、适合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倡导的建设生态环境等环保政策。因此,国家陆续出台的产业促进政策、行业规范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多项政策均推动有机肥行业的发展。

  今年年初,农业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国家对化肥的管理和对耕地的保护政策,对有机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部参会领导详细解读了该方案:实现零增长可以通过“精、调、改、替”来突破。“精”即是推进精准施肥;“调”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是改进施肥方式,而最后的“替”就是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

  政策扶持与管理标准亟需紧跟行业步伐

  伴随着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机肥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农业部参会领导表示,随着化肥的广泛应用以及种植制度的变化,有机肥投入数量和比例都在下降。目前我国有机肥提供养分量的比例由1949年的99.9%下降到目前的30%,用于农业生产的有机肥料数量折合养分不足2000万吨,不到总资源量的30%。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传统有机肥积造方法太过落后,同时受到农业经营制度的制约,一家一户小农经营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缺乏培肥地力的积极性,再加上复种指数提高、劳动力转移、轻简化栽培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推广的顺利进行。同时,他还认为,促进有机肥利用的制度还不健全,没有建立地力培肥长效机制,缺少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的政策,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

  而在推广的实际操作中,很多有机肥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会企业代表在会上表示,由于我国商品有机肥料行业起步较晚、标准滞后、管理混乱,致使总体质量尚不能令人满意。一是就有机肥行业管理现状来看,对有机肥行业管理不到位,目前实施的有机肥料标准不能完全覆盖现有的有机肥料品种,特别是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生产的有机肥料没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只有一个统一的含量标准;二是对有机肥料地位的认识不到位,目前只重视作物产量和农业产值,只要产量和产值得到提高,不管土壤肥力是否衰退、环境是否污染;三是有机肥料政策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针对有机肥料行业“鼓励提倡生产施用有机肥料,减免或降低有机肥料行业的税收、给予政策性补贴、肥料运输享受运价优惠”等相关政策。但一些地方或部门在执行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存有消极、对抗情绪,严重制约了有机肥料企业的正常发展。

  在有机肥料质量管理问题上,他认为“一方面是部分有机肥料原料有害物严重超标。一些未经国家和省登记的肥料企业以城市生活垃圾、非粮工业垃圾等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的非商品有机肥料,有毒有害物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浪费资源、污染土壤、影响耕种的问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商品有机肥料重金属严重超标,特别是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重金属污染问题令人担忧。”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有机肥产业深度调查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评估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前言: 甲酸作为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我国已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地位,2024年产能占全球超五成,并呈现鲁西化工主导的寡头格局。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出口成为重要发展支撑。2025年1-10月出口显著回暖、均价降幅收窄。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2024年受供需与成本影响震荡下行,2025年因供应偏紧与出口回暖实现波动上涨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近年来其产能不断扩张,全球占比也随之提升。目前,我国MDI市场呈现万华化学主导的寡头垄断格局,2024年其产能占比超过70%。2025 年11-12月,多套核心装置集中检修叠加下游需求支撑,市场或将迎来短期价格上涨。此外,我国已稳居MDI净出口国地位,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态势。不过,20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且集中 钨粉价格暴涨引致成本承压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且集中 钨粉价格暴涨引致成本承压

我国六氟化钨产能快速扩张,2020-2024年实现35.5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其中中船派瑞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供应趋紧,钨矿及钨粉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六氟化钨行业成本压力凸显。目前,我国六氟化钨市场仍维持净进口格局,但贸易逆差额已

2025年11月18日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快速,2019-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7%,国产化成效显著,部分品类实现反超。同时行业仍存短板,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

2025年11月17日
电解液添加剂: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电解液添加剂: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2025年1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