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中国醋酸行业市场分析

        内容提示:   醋酸下游产品的开发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成为国内醋酸企业十分关注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解决醋酸市场上下游结构失调问题,生产企业要联合有关科研院校加大对下游衍生物的研发, 逐步拉长甲醇-醋酸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条。同时,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从降低消耗出发,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质量上要取得突破,在国外醋酸需求增长的前提下, 增加高端产品的出口。

         中国醋酸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2-2016)

         1 产能和产量 


         1.1 产能 


         据全国醋酸醋酐行业协作组介绍,2008 年和2009 年, 我国醋酸产能分别达到426 万吨/年和近450 万吨/年,产能占世界比重已由2005 年的20%上升到2008 年32.4%和2009 年近30.0%,一举改变了世界醋酸生产的布局。但2008 年和2009 年的表观消费量却分别只有286 万吨和295 万吨, 产能显然出现过剩。


         至2010 年, 天津碱厂20 万吨/年装置建成;南京BP 的50 万吨/年装置在2010 年7 月份建成,由于市场不景气未正常投入运行。总体上看,我国醋酸生产集中度较高,平均规模居中。主要生产商包括南京塞拉尼斯、江苏索普、上海吴泾化工、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兖矿国泰、山东华鲁恒升、河北忠信、河南顺达等。到2010 年,我国醋酸生产前16家公司产能已达到565.6 万吨/年。2010 年底国内醋酸总产能已达到近590 万吨/年,为589.6 万吨/年,占世界比重上升到38.7%, 这些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目前国内多家醋酸生产企业开工不足,2010 年醋酸生产的设备利用率只有56%左右。

 

         1.2 产量 


         至2008 年底,我国醋酸开工率为60.4%,产量为257.5 万吨。至2009 年底, 我国醋酸开工率为60.5%,产量为272.1 万吨。2009 年江苏索普(集团)公司、塞拉尼斯(南京)化工公司、扬子江乙酰化工公司、上海吴泾化工公司、山东兖矿国泰化工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七大生产商的供应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8.2%。另一方面,我国近70%的醋酸产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带,该地区是我国石化工业的重要基地,工业配套条件优越,醋酸生产的原料供应充足。2010年我国醋酸产能进一步出现严重过剩, 醋酸产量为331.3 万吨,醋酸开工率降至56.2%。醋酸市场面临上下游结构失衡,加大下游产品攻关、合理规划醋酸产品下游产业链, 是当前醋酸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醋酸下游产品的开发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成为国内醋酸企业十分关注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解决醋酸市场上下游结构失调问题,生产企业要联合有关科研院校加大对下游衍生物的研发, 逐步拉长甲醇-醋酸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条。同时,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从降低消耗出发,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质量上要取得突破,在国外醋酸需求增长的前提下, 增加高端产品的出口。


         1.3 继续扩能项目 


         自2007 年以来,我国醋酸产能新扩建计划不断趋于密集。到2015 年,随着又一批新建大型醋酸装置的建成, 我国醋酸产业竞争格局还将发生重大变化。至2015 年我国醋酸还可能新增生产能力395 万吨/年。


         2 进出口和消费量 


         2009 年醋酸进口29.8 万吨(比上年下降2.1%),出口6.5 万吨(比上年增长177.1%),表观消费量为295.4 万吨(比上年增长4.7%),产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达92.1%。


         2010 年我国醋酸进口6 万吨, 较上年进口大幅减少,而出口大幅度增至21.9 万吨,主要原因:一方面,取得出口许可的供应商有所增多;其次,金融危机逐步恢复使得醋酸出口情况好转; 再次就是国内醋酸产量的增加也使得醋酸出口量有所增加。目前国内醋酸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且产能扩展速度丝毫未见渐缓; 而国内市场利润的微薄也迫使贸易商多将注意力转向国外市场。


         2010 年国内醋酸市场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且有大量出口。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7年之前,醋酸行情处于黄金时期,利润丰厚,业者看到商机,纷纷上马新装置,2007~2010 年我国醋酸工业经历了一个新建和扩建投产高峰。然而盲目扩能的后果也开始显现。醋酸市场供大于求显现越发明显,价格一落再落,厂家利润日趋微薄。然而由于装置规模越大,醋酸的成本才能越低。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有投资能力的醋酸企业依然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醋酸行业的扩能之风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2010 年国内市场持续低迷,业者多寻求出口以谋求利润,年内出口较往年提升巨大。


         近年来, 我国醋酸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的增幅远低于产能的增幅, 产量增幅分别为2008 年15.2%、2009 年5.4%和2010 年17.8%,表观消费量增幅分别为2008 年10.9%、2009 年3.9%和2010 年6.3%,而产能增幅分别达到2008 年22.5%、2009 年5.3%和2010 年23.7%。预计到2015 年,产能将达984 万吨/年,2010~2015 年的产能增幅仍将大大高于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的增幅,产能增幅为40.0%,而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增幅预计分别为24.7%和17.4%。


         3 发展分析和建议 


         截至2010 年, 中国已是世界醋酸产能第一大国,但在全球市场上仍不占主导地位。我国醋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着竞争力偏弱的问题,醋酸工业亟须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醋酸行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羰基化醋酸生产技术, 缩小了与国外行业巨头的技术差距,生产设备规模由过去的单套10 万吨/年提升到目前的40 万吨/年,关键设备制造以及催化技术等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001 年,全国醋酸产能仅有105.9 万吨,2010 年年产能已近600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近40%、亚洲总产能的64%,已成为世界醋酸产能第一大国。但与此同时,我国醋酸行业在竞争实力上仍不敌国际跨国巨头。


         首先,在醋酸生产原材料上,海外跨国巨头及中东企业仍具有相当的原料竞争优势, 最大的原因就是其原料———天然气价格便宜。仅就醋酸生产原料甲醇而言,设在中东、新西兰等地的甲醇厂使用当地丰富的天然气作为原料,据测算,其天然气制甲醇生产成本折合人民币为1100~1200 元/吨,进口商港口交货价l500~1600 元/吨。而我国近70%的厂商采用的是煤制甲醇生产工艺, 按照目前市场的煤炭价格以及其他加工成本计算, 国内煤制甲醇的成本近2200 元/吨,远高于海外。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醋酸生产在原料方面并无优势。

         从醋酸生产技术方面来看, 与塞拉尼斯、BP 等跨国企业相比, 国内传统的甲醇羰基化醋酸生产装置无论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等方面均尚有一定差距。塞拉尼斯公司宣称其在行业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对AOPlus 的技术进行了改进,能将醋酸年生产能力从目前的120 万吨(单个反应器)提高到150 万吨,从而大大降低成本。这种技术对现有和新投入装置都适用, 如果塞拉尼斯该技术成功应用, 将对我国醋酸行业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
从醋酸下游衍生产品开发方面来看, 尽管我国醋酸行业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 但产业的集中度很低,而且存在着产业链深度开发不够的问题。反观国际醋酸行业巨头塞拉尼斯公司, 其下游产品极为丰富。基本囊括了下游的高毛利行业,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塞拉尼斯正全力在南京建设乙酰基生产基地, 这是该公司全球第一个综合乙酰基生产基地,生产醋酸、醋酸乙烯单体和乙烯乳液等。BP 公司同样在南京和重庆打造其醋酸产业链基地。在2015 年前,这两大跨国巨头在华的醋酸生产能力可能达到250 万吨, 占国内醋酸产能的30%左右。这对国内整个醋酸及其下游产品行业来说,将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从资源整合方面来看。国内的醋酸企业大多还处在散兵游勇式的企业初级发展阶段。相比之下,国外跨国公司通过渗透全球优质原料资源、网罗全球化的人力资源、强大的技术开发和新品开发投入、完善的市场结构等, 已形成了强大的优势竞争力。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原材料、产业链、人才、技术、资金、生产管理和市场等资源进行整合,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等。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地缘的优势,更应关注资源的整合, 只有立足于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先做大做强,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参与醋酸国际市场的竞争。


         国内企业的市场开发, 在稳固现有市场基础上应转变到细分市场的开发上, 即通过研究醋酸应用的潜在新市场,来拓展醋酸产品的出路。在国际市场的开发方面, 欧美日等发达地区醋酸市场格局已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开发,国内企业走出去应更多地关注国际上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需求市场,逐渐地完善企业的国际市场格局,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面对已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持续低迷的困境, 醋酸行业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找到一条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的顺畅大道。


         就两个主要下游产品醋酸酯和醋酐而言,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醋酸酯替代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作为溶剂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增加,但取决于醋酸产品的质量和配套下游产业的发展。国内醋酐主要用于醋酸纤维素、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其中的醋酸纤维素类产品如果能实现技术突破,有望拉动醋酸的消费。另外,双乙烯酮是醋酸一个重要的下游产品,对醋酸的消耗量也比较大,生产1 吨双乙烯酮大约消耗醋酸1.7 吨。作为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双乙烯酮,还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食品和饲料等领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