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有机肥料产业发展商机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我国农业在使用有机肥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化肥工业的兴起而被冷落了,不少人为此忧虑呼唤。随着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有机肥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做为产业悄然兴起。如今,只要在网上点击“有机肥”三个字,便有大量生产企业的介绍成串而来。传统的有机肥被注入了新的生机。
    应运而生
    “运”是事物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污染环境。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料积制方式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笨重费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二是经济效益较低,垃圾、粪便的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农田,必然要远距离运输,这在劳动力价值上升的今天是不易办到的。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行工厂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即通过就地收集、发酵、脱水、除臭、复混造粒等工序,生产有机肥料,解决有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脏臭、苦累、效低”等问题。采用“先处理、后使用、效益好”的现代有机肥投入新途径,可以大大提高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秸秆综合利用率。
    目前,不少有机肥企业正是利用上述有效途径发展起来了。据全国农技中心肥料处介绍,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约有1500多家,大致可分三种模式:一是精制有机肥料类,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是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的主要肥料,生产企业占31%;二是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类,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生产企业占58%;三是生物有机肥料类,产品除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生产企业只占11%,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必将推动生物有机肥料的发展。
    乘机而上
    “机”是当今世界关注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机遇。
    有机肥料资源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合理利用会成为宝贵的农业生产资源,不合理利用则成为潜在的污染源。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大量增加,但利用率相对较低,畜禽粪便利用传统堆沤方式只占50%左右,工厂化利用方式不足1%,秸秆用于直接和间接还田的仅占总量的40%。并引发畜禽粪便污染饮用水、焚烧秸秆影响交通运营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城乡环境。因此,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越来越关注农产品安全的问题,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一方面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肥料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首选肥料。我国的有机肥料资源相当丰富,这些资源不仅含有大量的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而且含有机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因此,提高有机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养分资源的浪费,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发展
    “力”来自政策和科技。
    我国有机肥料产业化还处于一个初期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但不容忽视的是,有机肥料行业发展不平衡,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支持。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国家对有机肥料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一方面,国家要引导、规划有机肥料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在相关的政策上做倾斜,使有机肥料生产企业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包括产品增值税的减免、铁路运输的价位优惠,以及项目建设和贷款等方面的优先考虑。
    业内人士呼吁,有机肥料管理缺乏必要的依托,急需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否则将会严重地破坏行业的有序发展。在有机肥料发展初期,产品均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造成市场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监督管理困难。目前,部分不法企业趁机利用行业发展的不完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包括有机肥料中养分含量不足、粒度不强、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给有机肥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行业管理部门要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合法企业和广大农民利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有机肥料行业行为。
    有机肥料生产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必须加强技术突破。专家指出,目前该产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制约因素是有机肥料资源的发酵腐熟技术。这项技术一是缺乏优良的菌种,二是对从国外引进的菌种缺乏规范管理。因此,除了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引进菌种的安全性检测、监督和规范管理外,还应加大科研的力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广泛,遍及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命脉行业中承担关键角色,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世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无疑为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呈现显著的多点开花态势,且行业已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近年来,行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产量和销售额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出口量、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持续增长。不过,胶粘带出口仍面临附加值偏低的挑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我国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行业消费量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不过,,尽管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江瀚新材、晨光新材和宏柏新材等头部企业的功能性硅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糊树脂行业共有18家生产企业,其产能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行业领军企业沈阳化工以20万吨产能位居榜首,占比约为13.29%。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企业扩能规划,2025年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明显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目前,制鞋是我国TPU下游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比接近3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保护意识的提升,车衣膜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TPU行业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2025年07月31日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氢氟酸行业开辟新空间 出口市场则呈回暖迹象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氢氟酸行业开辟新空间 出口市场则呈回暖迹象

目前制冷剂仍是我国氢氟酸下游最大消费领域,占比5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六氟磷酸锂、PVDF等关键材料对氢氟酸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氢氟酸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29日
萤石产量增长 我国氟化工产业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向高端转型 含氟制冷剂龙头受益

萤石产量增长 我国氟化工产业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向高端转型 含氟制冷剂龙头受益

作为世界萤石资源大国,我国拥有发展氟化工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我国在全球氟化工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储量看,我国萤石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达23.9%,仅次于墨西哥(24.3%)。从产量看,我国萤石产量持续增长,2020-2024年由430万吨增长至660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萤石产量达690万吨,同比增长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近些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注重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的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燃气、供热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在新兴通讯、交通、化工、核电等应用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2025年07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