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竞争情况分析

       丙二醇在工业上主要指1,2-丙二醇,无色、稍带粘性和甜味的液体,与水互溶,是一种无毒的优良溶剂,在食品和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作抗冻剂。丙二醇最大用途是与不饱和二元酸(如顺丁烯二酸)生产不饱和聚酯。

丙二醇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上游

       1.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上游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丙二醇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前景评估预测》显示。丙二醇由环氧丙烷和水进行水合反应而成,反应压力1.2~1.4MPa,温度150~200℃,生成物是含丙二醇16%的水溶液。当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5时,主要副产物一缩丙二醇、二缩丙二醇的产率分别为13%和1.5%。因此,在环氧丙烷消费结构中,丙二醇占据9%左右的消费份额。

2020年我国环氧丙烷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环氧丙烷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环氧丙烷产销地之一。但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政策的趋严,国内许多小型氯醇法装置出现长期停车,如山东永大、金浦等,从而使得2020年环氧丙烷产能有所下降,为320.7万吨/年。

2014-2020年我国环氧丙烷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供需端,随着国内疫情逐渐恢复、出口市场回暖以及聚醚多元醇、丙二醇等需求上升,我国环氧丙烷供给及需求端明显增长。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环氧丙烷产量达到291.5万吨,需求量为338.14万吨,同比增长1.78%。

2014-2020年我国环氧丙烷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20年我国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竞争

       从产能分布来看,山东鑫岳、吉林神化、中海壳牌位居国内环氧丙烷产能前三,分别为35万吨/年,30万吨/年、29万吨/年,总占比达到28.64%,市场集中度较低,开工率为78.5%。

国内环氧丙烷产能情况

企业名称

现有产能(万吨)

现有工艺

开工负荷(截止20208月)

拟建产能(万吨)

采取工艺

投产时间

福建湄洲湾

5

氯醇法

满开

 

 

 

古雷石化

 

 

 

20

HPPO

2020Q3

中化泉州

 

 

 

20

PO/SM

2020Q4

镇海炼化

28.5

共氧化法

满开

28.5

PO/SM

2023Q4

红宝丽

12

异丙苯共氧化法

70%

 

 

 

金浦锦胡

8

氯醇法

停车

 

 

 

南京亨斯迈

24

共氧化法

满开

 

 

 

蓝色星球环保

 

 

 

40

HPPO

2019

盛虹炼化

 

 

 

20

 

2021

江苏富强

 

 

 

20

HPPO

2021

江苏怡达

 

 

 

20

HPPO

2023Q1

卫星石化

 

 

 

20

 

 

航锦科技

12

氯醇法

满开

 

 

 

吉林神华

30

HPPO

长期停车

 

 

 

东营华泰

8

氯醇法

满开

 

 

 

山东滨化

28

氯醇法

60%

 

 

 

山东金岭

16

氯醇法

满开

 

 

 

滨州三岳化工

24

氯醇法

满开

 

 

 

山东鑫岳

35

氯醇法

满开

 

 

 

烟台万华

24

共氧化法

满开

30

PO/SM

2021

山东大泽

10

氯醇法

50%(一套满开)

 

 

 

中海精细化工

6.2

氯醇法

小于50%

 

 

 

石大胜华

4

氯醇法

满开

 

 

 

金诚石化

 

 

 

30

HPPO

2024-2025

京博石化

 

 

 

30

PO/SM

2023-2024

齐翔化工

 

 

 

30

HPPO

2022Q1

振华化工

 

 

 

28

PO/SM

2024-2025

中信国安

 

 

 

8

PO/SM

2020

天津大沽

15

氯醇法

50%

20

PO/SM

2021

中石化天津

 

 

 

15

CHP

2021Q4

中石化长岭

10

HPPO

80%

 

 

 

中海壳牌

28.5

共氧化法

满开

30

PO/SM

202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中游

       1.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中游现状

       近年来,我国丙二醇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产量为30.85万吨,同比下降2.7%。

2014-2020年我国丙二醇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需求领域,我国丙二醇主要应用于工业级领域,产量大于需求量,处于供应相对过剩的情况,所以国内一部分产能主要用于出口。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丙二醇表观需求量为26.53万吨,同比下降0.3%;截至2021年1-5月丙二醇出口总量为5.5万吨左右,同比减少3.7%,进口总量为2.9万吨,同比减少2.5%。

2015-2020年我国丙二醇表观需求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21年1-5月我国丙二醇进出口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包括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优势分析

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致力于乙酸酯类、丙二醇醚及其酯类、酸酐类、增塑剂、多元醇类以及绝缘树脂和漆包线漆等多种环保节能型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

客户及品牌优势:百川股份是阿克苏诺贝尔、PPG工业集团、巴斯夫、立邦、科思创、花王、湛新等多家世界500强涂料企业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百川股份长期实施品牌推广战略,拥有已在国内外注册的自主品牌商标“BCCHEM,并在国内外客户群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商誉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业务:以碳酸酯系列产品为核心,丙二醇为辅

工艺技术优势:公司除直接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外,还在生产过程中持续性进行技术、工艺的改造,公司20122014年分别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5项、24项和19项。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各套生产装置的技术装备水平、运行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产业链优势: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以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为主导的一体化生产体系,与单一生产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相比,实现了主导产品生产过程的优化产业链配置

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板块以烧碱、丙二醇(中间产品环氧丙烷)、聚醚等为主要产品,其中烧碱产能为43万吨/年、环氧丙烷产能为12万吨/年、聚醚产能为17.5万吨/,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化纤、医药、聚氨酯、建筑等行业

生产及客户优势:拥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忠诚的客户群体,其中烧碱在东北地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产能和产量均居区域首位,主要客户包括多家大型国企、知名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下游

       1.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下游

       我国丙二醇行业丙二醇(PG)可分为工业级(PGI)和医药级(PGUSP/EP),所以在产业链下游环节中工业级主要应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动能流体等行业,医药级主要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高端行业;

我国丙二醇下游应用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不饱和聚酯树脂

       作为丙二醇行业的最大应用领域,2014-2020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供需端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产量达到321万吨,需求量为318.7万吨。

2014-2020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20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需求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聚醚


       由于2019年聚醚多元醇市场价格下跌较大,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下降,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49.68亿元。

2015-2019年中国聚醚多元醇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丙二醇行业产业链下游市场竞争方面

       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优势企业主要有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万华容威聚氨酯有限公司、山东隆华新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但是,与国外陶氏、科思创等先进企业相比,国内聚醚相关企业存在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并且陶氏占据全球16.9%的产能份额,而国内壳牌仅占据4.63%的产能份额。

全球聚醚多元醇主要企业产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2017-2022年我国磷肥产能持续下降,2023年起止跌回升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同时其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9.99%。从细分产品来看,2024年我国高浓度磷肥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为主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磷肥生产集中度较高。一方面,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肥生产区域高度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资源贫乏,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2.1%,且资源品位相对较差,以氦含量为0.01% -0.10%的贫氦资源为主体。长期以来,受氦气资源先天不足、提取成本高等因素限制,其自产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下游市场消费,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不过,随着我国氦气产能大幅扩张,其自产供应量也在快速增长,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由2018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